秋成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神經交換裝置還有幾天在製作完成,來測試神經負荷的新兵先到了,一共3萬人。
有了秦然給出的篩選條件,這批新兵測試透過率明顯提高,三萬人,有311人透過測試,加上之前的254人,一共有565人第一輪透過。
但是,新兵雖然透過第一輪的人很多,秦然估計第二輪的淘汰率估計比老兵要高,因為這群新兵都來自天南海北,各自的人生履歷不一樣,很難只找到共鳴,而老兵很多都服役幾年了,他們履歷差不多,更容易引發共鳴。
為了更容易甄別那些人之間可能神經連線成功,秦然讓王成給這565人做個調查,然後繪製成表,將他們的性格、家庭背景、人生履歷等幾項相近或者相同的人歸納到一起,這樣可以減少試錯次數,總不能565人,挨個挨個神經交換一次,565人,每個人神經交換564次,即使每次失敗都只遺失某個時間點的記憶,但這麼多次數累積,很可能讓測試者失去重要的記憶或者完全失憶,那樣就麻煩了。
“秦工,我能不能也加入神交換測試?”秦然安排完工作的時候,王成突然提出請求。
“你?”秦然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問:“你覺得你和他們會產生共鳴嗎?”
一個搞科研的,一群當兵的,兩者八杆子打不著,怎麼產生共鳴?
王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一份資料遞給秦然。
秦然翻開一看,是一份個人簡歷。
“王曉虎?”
“對,就是他,他是我堂弟!今年22歲,我大他三歲,我們從小玩在一起,上的學校也是同一所,只是年級不一樣。我讀六年級,他讀三年級,我上高三,他上高一,我上大三,他上高三,我畢業工作,他還上高三額,他高考成績不好,留了幾次級,最後好不容易考了個專科,今年才畢業”
“那行,你就試試吧!”
見王成如此有信心,秦然當然不會反對,實話說,他現在心裡很沒底,真不知道這五百多人裡,能有幾個透過神經交換測試,既然王成主動請纓,那麼秦然自然樂意。
三天後,神經交換裝置總算製造出來了,這套裝置看上去像是一個轉門,別劃分成四個區域,同時能支援四個人神經交換測試。
但為了保險起見,秦然決定先兩兩一組測試,確定沒有問題,在四人同時測試。
研究員再次檢查了裝置,確認沒有問題後,測試正式開始。
“第一組,王成、王曉虎,請做好準備!”
兩邊的研究員分別為兩人戴好‘思維帽’,確認資料連線順利。
思維帽,其實秦然不太喜歡這個稱呼,他覺得更應該叫作戰頭盔,可用於測試的頭盔並不具備其他功能,或許叫思維帽更加合適。
思維帽中密佈了300根奈米針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將繼電凝膠注射入測試者的毛細血管中,利用血液迴圈傳遞到大腦皮層,而後展開連線。
繼電凝膠是一種明黃色的微粒,儲存思維帽的面罩夾層中,表面看去,像是給面罩上了一層面膜。
準備工作完成,測試正式開始。
“神經交換正在啟動,15141312”
隨著倒計時開始,繼電凝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就像打吊針時吊瓶裡的藥水,慢慢的變少。
當然,繼電凝膠的消耗速度不是打吊針可比擬的。
之所以將繼電凝膠儲存在面罩夾層,那是為了更好更直觀的顯示出神經交換的進度,不管是駕駛員還是其他人,它就像是一個刻度表,只要看到繼電凝膠的消耗速度不正常,就會立刻停止雙方的神經連線。
顯然,王成和王曉虎兩人的神經交換測試很順利,在所有人期待的眼神中,繼電凝膠最終完全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