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怎麼辦?山縣們決定自己辦大學。沒老師怎麼辦?請洋人。請哪兒的洋人成了問題,到那時為止,日本陸軍學的是法國。但是普法戰爭的結果,讓日本人對法國起了疑心,普魯士的陸軍看起來更妙。到歐洲一考察,好吧,德意志簡直太對胃口了。都是野心勃勃,拼了命要趕最後一班車的。而且德國幾乎是內陸國家,特別注重陸軍,這和山縣們一直認為的海軍只不過是陸軍的附庸又不謀而合(日本軍隊的第三個二元化:陸海不協同以後再說)。這就定了下來請德國教官。
德國人推薦了兩個人,梅克爾少校和戈爾茨大尉。別看戈爾茨軍銜比梅克爾低了一級,但軍事素養很高,剛剛出了一本書叫《全民皆兵論》,德國人甚至認為戈爾茨總有一天要做到總參謀長(後來好像沒做到)。而梅克爾呢,只是個戰略戰術的專家,對於戰爭不是很內行。但是德國人把戈爾茨給派到土耳其去了,當時德國人為了搶殖民地,正打著從奧地利經巴爾幹小亞細亞通往波斯灣的主意,比起日本來,土耳其要重要的多。
沒辦法,找不到馬牽頭驢子回來也算是辦成一件差,就這麼著把個梅克爾少校領回來辦起了陸軍大學校,專門培養參謀人才,最初的學校就設在參謀本部大院裡。
辦了學校,就開始招生了。招誰呢?服役兩年以上,28歲以下的步兵和騎兵少尉,服役一年以上,30歲以下的炮兵,工兵中尉。考生的合格率據說是隻有10。看起來生源還不錯。
真的這樣嗎?非也。這種招生制度其實隱藏了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日本軍隊有辦學的傳統,叫做&ldo;幼年學校&rdo;,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士官學校。培養自己需要的軍人(這種傳統到現在還有,自衛隊還是有自己的小學中學的),這種從小學開始培養的軍人,作為軍人來講不錯,但是不懂政治,不懂社會,只會打仗。他們的考試成績肯定優秀,合格者的很大一部分是這種人。這種對政治和社會一無所知的人,一旦到了重要崗位上,而又沒有制約他們的力量時,他們會幹出些什麼是可想而知的。
還有一點就是招生兵種裡好像缺了一種:輜重兵。當時對輜重兵的規定是這樣的:如果是士官學校騎兵科畢業的可以報考,但畢業後回騎兵。也就是說參謀本部當時就沒有要兵站參謀的打算,其實當時參謀本部就沒有兵站課,只有個運輸課。古來兵匪一家,藩主們都不養兵,當兵的要吃飯自己去搶。抗戰時日寇的&ldo;以戰養戰&rdo;的行為,實際上就是這種傳統的延長,所以整個二戰當中,日軍的搶劫行為在參戰各國軍隊中是最多的,而且是全軍普遍性的。
學生有點先天不足,老師就更有點發育不良了。只要看看這個所謂培養高階參謀人才的陸軍大學校的課程安排,教學方法就知道了。
軍國幕僚‐‐有一類戰犯叫&ldo;參謀&rdo;(五)
梅克爾是戰略戰術的專家,所以他在課程設定上也是絕對的實務優先。陸軍大學校的學制原來是步兵騎兵出身的三年,炮兵工兵出身的兩年。理由是炮兵工兵們懂數學,少學一門課,只要兩年就夠了。
到後來大概自己也醒過味來了,哪怕你炮兵工兵個個都是數學家也行,問題是這陸軍大學校又沒有三分之一的數學課,憑什麼炮兵工兵們少學一年?這才大家一律平等了起來。
陸軍大學校的課程分&ldo;普通學&rdo;和&ldo;軍事學&rdo;兩類。普通學包括&ldo;交通,歷史,數學,統計,國際公法,法律,外語(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漢語)&rdo;共608課時;軍事學再分為&ldo;學科&rdo;和&ldo;術科&rdo;兩種,學科包括&ldo;馬學,衛生,會計,兵器,建築,參謀學要務,戰史,戰術,海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