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北失南補 (第2/2頁)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公李善長補充道:“還得多多增加水渠、水壩這些水利設施的建設,確保農田在乾旱的時候也能夠得到充足的灌溉,當年秦國國力橫壓關東六國,修渠就是關鍵.其實天災雖然可怕,但更多的是引子,若是水利設施修的不夠,哪怕是很小的災禍也會演變成大災,如今江南各地便是如此,動輒澇災,還不是蓄水、疏水的設施太少所導致的嗎?”
朱元璋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他是自己種過地的,很清楚有水渠、水庫和沒有這些東西,對於農業生產究竟有多大的差異。
朱元璋看向剩下兩位國公,問道:“你們還有什麼建議嗎?”
鄭國公常茂想了想,說道:“陛下,臣認為不如打出去。”
“打出去?向哪打?”
“向南方打。”
曹國公李文忠眼眸一亮,也補充道:“陛下,臣讀史書,當年春秋之時,吳越不過是蠻夷之地,而後孫吳時期才漸漸開發,到了衣冠南渡以後,方才算是人煙繁茂,但更遠的嶺南,則依舊是滿是瘴氣荒無人煙之所,可如今呢?歷經唐宋,嶺南已經漸漸繁榮起來了。”
“所以臣的意思是,鄭國公的建議是有道理的,大明可以往南打,慢慢開發就是了,越往南的地方越暖和,同樣安南、占城等地,稻米也是常常一年三熟不在話下,糧食產量也高天氣再怎麼冷,也是有個極限的,如果大明能把南方那些區域都佔據,然後種植糧食,至少南方的糧食是有保障的,若是北方有災,再輸送過去賑災就是了。”
“這倒是有點金人當年‘北失南補’的意思。”
“北失南補”指的是金國在與蒙古野狐嶺之戰失敗後,為了彌補失去的土地,企圖向南攻佔南宋國土,當然,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個糟糕的策略就是了,這個決策讓金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最後被宋蒙聯軍滅國於蔡州。
而放到現在的大明,這裡的“失”失去的不是土地,而是因為小冰河期造成的北方糧食產量減少,而需要“補”的,則是從更南方獲取的糧食產量。
不過時移世易,這個戰略目前對大明來講看起來還是不錯的,畢竟苟延殘喘的北元比不了當年的蒙古,南方那些剛剛建立勘合貿易的小國,諸如安南、占城、暹羅、真臘之流更是沒有南宋的實力,而大明的國力自然也不是被壓縮到黃河和淮河之間的金國可比的。
朱標此時卻出言勸道:“這個戰略未嘗不可行,不過眼下盤踞在漠北的北元虜庭和佔據遼東的納哈出所部,才是大明的頭等心腹大患,小冰河期雖然致命,但卻不急於一時解決,也非是一時能夠解決的退一步說,即便要向南取得糧食,也未必要動兵。”
朱元璋聽了眾人的建議後,沉思片刻,說道:“興修水利、增加倉儲、種植耐寒耐旱作物這些都是可行的,韓國公下去擬個條陳,至於是否要向南用兵,要謹慎行事,五軍都督府先做出一個用兵的計劃,然後讓使節和錦衣衛多多偵查南方諸國的情況,查清楚以後,再做決定。”
眾人齊聲應是,不過心中卻不算充滿信心,朱元璋也看出了他們的心態,於是說道。
“第二批無線電臺已經送到了,要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演示,好好提振一番士氣。”
“小冰河期的事情,出了這個大殿,都不要向外說既然已經想了法子,心中就不慌了,等下次陰陽炁海開啟,咱再問問大孫那邊有無應對之法。”
聽聞此言,眾人頓時心頭輕鬆了不少,還是那句話,解鈴還須繫鈴人,他們固然要努力想辦法來應對,可若是真想要徹底解決,恐怕還是要看聖孫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