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顛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鄉試不是科考的終點,來年的春闈才是重頭戲。

王明覺身後是有人,卻沒有其他同僚那麼硬,否則不說江南,把他弄到湖廣去也好呀!

無人可用,無人出彩,就成了壓在王明覺二人心中的一塊秤砣。

科舉事關考生前途,同時也是這些總裁的角逐場。

崔博一番細細想來,便將這些人的爭鬥扯到了如今的太子身上。

聽聞,東宮一日講官因病有缺,需要填補。

日講不似給皇帝經筳嚴謹,多是翰林官和一眾清流的自留地。

太子日講涉及諸多政治勢力,侍班、講讀、校書、侍書官等等,各色職官多達數十人。

還是那句話,翰林官是有入閣資格,但資序是晉升必經之路,不想熬太久資歷,便拿政績說話,優中選優,是個人都知道如何抉擇。

競爭對手不少,同年暫且不說,看皇上意思就是有意在近幾科科甲中選一人,入東宮侍書。

日講之責,責任之於太子,兩者間就有了實質意義上的師生名分。

帝師的美譽,不是每個官吏都能夠忽視不理,簡在帝心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知悉二人目的,崔博不動聲色,作沉思狀。

他為什麼如此重視鄉試,門生故吏便是原因,舉主的身份,在這麼一個禮制社會是關乎仕途的和身後事的。

權力從不會消散,只會得到延續,只不過是執掌權力的人換了。

能否福澤子孫,就看關係建的全不全。

曾國藩為何引清廷忌憚,太平天國消弭後,各省督撫大員,除了寥寥幾人,其餘全是他的學生或由他舉薦。

這麼一股漢人政治勢力,怎麼可能不惹慈禧震恐.

即便是曾國藩致仕,其是否具備並存在左右朝局的能力,從未有人懷疑過。

推薦了李承平或是其他幾個入崔博眼的英才,一旦有所成,他當受益無窮。

若無好處,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單純的賞識,就讓崔博心甘情願的動嘴皮子,使人情。

明白王明覺二人意思,崔博沒有急著現身說法。

循序漸進才不會顯得刻意,反而能讓人記憶猶新。

崔博反問道:“鼎錫可有看好的英才?”

鼎錫是王明覺表字。

王明覺嘴角一抽,他若熟悉陝西士子,哪裡會找到你這個老登身上。

儘管瞭解不多,但探聽一番,聽到幾個聲名遠揚的倒是不難。

沒等王明覺回話,魯嚴議突然出聲道:“要說近幾年陝西風頭最盛,當屬一個叫李承平計程車子,連中三元,一時間風頭無量。”

崔博心中一喜,面上卻是顏色不改。

沉吟片刻,王明覺將最後一口羊湯一飲而盡,“他的文章我看過,腹中是個有經綸的,但不知品性如何,須知他這般年歲,太早入仕並不好。”

李承平今年才十七歲,若明年春闈一舉得中,也不過十八九歲,年歲太輕。

旁人二十歲考取秀才功名,就可稱得上俊傑,神童固然是好,但總讓人覺得仍需磨礪些時日。

春闈群星閃耀,沒登上榜還好,若被刻意打磨,搞不好就落了個三甲,屬實讓人難以信服。

別不信,那些大人們,最愛乾的就是磨礪後輩,你文采牛,你的文章甚至不會被呈遞到皇上面前,就直接黜落於三甲一列。

崔博只是聽著,一行考官需先行入場,三人沒耽擱,在路上邊走邊聊。

跟在一旁,崔博並不主動推崇李承平,而是忽略年紀,旁敲側擊的往文章上引。

能夠得中小三元,王明覺自不會忽視李承平的才華,心中對崔博描述的李承平愈發好奇起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騎士,開局極限之戰,復刻石板

騎士,開局極限之戰,復刻石板

騎士喵
[[【飛盧小說網獨家簽約小說:騎士,開局極限之戰,復刻石板】陸離穿越,來到極限之戰。成為了極限之戰的人類始祖,參與極限之戰。獲得特殊刻印能力,可以復刻目標能力。開啟了新的極限之戰,而陸離的目標,卻不僅僅是成為勝利者。——————————————————左翔太郎:為什麼這傢伙這麼強?!菲利普:為什麼你也能進入地球圖書館?大道克己:我們......一樣?王小明:什麼鬼!路過了一個不得了的世界!飛盧小
歷史 連載 18萬字
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

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

碧江散人
關於三國開局屠龍三興大漢: (無系統+爭霸+熱血+美女+智謀+慢熱型爽文+有慈悲也有殺伐)退伍兵劉俊,在事業剛起步的時候掛了,穿越到一個叫林俊的孤兒身上,本想苟活一世,但隨著關羽的出現,一個個歷史名人逐漸與之糾纏,也只能放棄苟活一世的想法。受師命,遊學雒陽,巧合之下救下漢帝劉宏,恰逢北方狼煙起,率軍北上,平定北疆。黃巾亂,漢帝崩,江山破碎,漢末風雲晦。戰亂頻繁民怨沸,天下英雄薈萃。董卓獨霸朝綱,
歷史 連載 20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