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歲考 (第1/2頁)
左右顛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唱保時,陸知府見李承平為楊端作保並不奇怪。
李承平今年要替何人作保,涉及到他和陸知府,他自然不會多說,多半是上面有人通了氣。
李承平今年為人作保可是擔了很大幹系,畢竟他又不是白痴,作保這種事作的自然是熟人,如果對那些不熟悉計程車子們作保,無疑會平添太多風險。
可奈何這幾人給的實在太多了,除了楊端,剩下幾人都未曾遞交名錄,不然李承平不會答應。
不親自參加考試,李承平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考生親身面對,則煎熬的很。
第一場團案看不出什麼,但李承平大略聽說,幾人第一場都過了。
作為正場,第一場尤為關鍵。
聽到這個訊息,李承平心中還是很高興的,證明自己的突擊訓練頗有成效。
至於最終結果,就只能聽天由命。
二月縣試一晃而過,李承平可算是見到有人來報喜。
張霖是李承平作保的一個士子,他在那五人中成績最優,瞧他恨不得奔走相告的模樣,怕是已經不用說。
“李夫子,第七名,我在縣前列。”
縣試前十被稱為縣前列,若是府試剩餘有提堂坐號的位置,很有可能從府城學子中挑選,縣前列的優勢很大,說不定張霖已經在陸知府那裡掛了名。
“楊端也過了,七十三名。”
李承平很是高興,若是因為名錄透過,一般名次不高,楊端能位列七十三名,或許是自身學識和陸知府的態度共同的結果。
除了一人不幸落榜外,其餘四人皆過,只是不知更為困難的府試,四人又能剩下幾人。
“多謝李夫子大恩,改日必奉上謝禮。”
“唉!”李承平擺擺手,“不可高興過早,硬仗還在後面呢。”
嘴角一抽,李承平心道,多送些,我不嫌多。
對張霖而言,他不僅過了縣試更是成了縣前列,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不怪他如此興奮。
楊盛不久也帶著楊端真誠感謝,這位楊大人也沒想到,經過李承平這麼一搗鼓,臭小子就跟開竅一樣。
又是和張霖一樣的一套說辭,就被李承平還是那套說辭的規勸了幾句。
縣試過了,府試沒過,仍然是歸於泡影,話李承平是從不敢說滿。
......
四月府試考完,榜單公佈,楊端、張霖外加另外一人都在榜上,整整三個人上榜!
這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要知道他們一共才四個人參加府試。
不過,可惜的是剩下那一位則不幸落榜。
其中楊端的成績有些貓膩。
畢竟,當初縣試的時候,那位落榜學子成績可是在他之上呢。
可如今卻是這般結果,實在讓人唏噓。
其實,科考就是這樣。
它並不是以一個人的學識成績來衡量一個人,而是看誰更能適應考題,能琢磨透主考官的意圖。
有些人可能學識淵博,但卻不擅長這種型別的考題,只能遺憾落第。
而另一些人雖然學識稍遜一籌,但卻能更好地應對這類題目,從而取得較好的成績。
所以說,科考也講究一定的運氣成分,遇到適合自己的題目,自然就能作答得更順暢些。
童生試結束後,李承平的名聲變得越來越響亮。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楊端他們對李承平的大力宣傳。
當其他士子們聽說找李承平,不僅能得到他的作保,還有額外的考前突擊訓練時,許多人都心動不已。
於是,眾多士子開始尋找李承平,並有人甚至直接到府學門口圍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