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莫名其妙的拜師 (第1/2頁)
左右顛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與想象中的大書院樣子不太符合,但李承平沒敢驚訝太久。
畢竟是當著人家看門小廝的面,李承平感嘆一聲,上前行禮通報。
知曉李承平來意後,小廝皺眉道:“書院只有春秋兩季招生,眼下招生時間早已過了,你來此之前,難道沒打聽清楚!”
當即那小廝,就準備張口趕人,李承平趕忙掏出馬知縣的推薦信,道:“我這裡有一封興平縣令的薦信。”
疑惑的接過信,小廝看過後,半信半疑的打量下李承平,辨別不出真假,說道:“稍等片刻,具體情況,容我找書院管事核實。”
稍待片刻,小廝就帶回一長衫管事。
管事細細一看,平靜的臉色頓時熱情起來,“你可是今年府試案首,李承平。”
李承平道:“正是學生。”
這人似乎認識自己,那管事哪裡知道李承平長什麼模樣。
只是府試剛過不久,李承平府試案首的名頭還算響亮。
隨即管事就將兩人請了進去,滿臉堆笑的在前引路,笑道:“起初看信上點明你的身份,我還不敢信,與我先去見過山長。”
山長???
李承平有點發愣,自己不過童生,僥倖成了府試案首,山長有必要見自己這麼個小人物嗎?
山長趙琳是位和善老者,身著道袍,仙風道骨。
道袍並不是指道士的裝束,與水田衣一樣,是當前流行的一種服飾,王維詩中就有“裁衣學水田”的描述。
管事領著李承平來到近前,規矩的行了一禮。
大概是年紀大了,趙琳耷拉著眼眸,微睜著,好奇道:“你名字中的承平有什麼寓意?”
李承平不解,但仍恭敬回答,“食貨志中載,因漢承平之業,匈奴無犯境之憂,寓意太平無事,天下太平。我這個承平,將來也要救民救世的人,所以叫承平。”
趙琳睜大眼睛,李承平的這番說辭,顯得高大上並且十分有氣魄。
布衣寒門子弟,常有“魚化為龍”的夢想,趙琳覺得李承平很有想法,很是高興。
思考片刻,趙琳語重心長道:“我已經看過你文章,非常不錯,你將來一定是個人才。”
山長此言,給了李承平很高的評價,管事不由得站直了身板。
李承平恭敬的行了一禮,不僅是因為對方誇自己,趙山長的身份,就是尋常讀書人所仰望敬重的。
對方是進士出身,太祖慶熙十五年二甲三十五名,能得到他的教誨,李承平出去吹牛逼底氣都足不少。
趙琳勉勵一番,再次問道:“因何讀書,有志否?”
李承平想了想,回頭朝小院外看去,山長所居院落在後院,管事帶他進來後,李振良沒跟著,留在外面等著。
社會像一個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就越尊貴,只有從往上爬,成為那些少數者,才有身份、尊貴和權力。
李承平因何讀書呢!
他心中想著,起初是為了提升社會地位,因為成了秀才就不用服徭役。
但自己今年已經考中府試案首,就像其他人所想,他本可以乘著陸知府點他作府試頭名的快風,直接參加院試,成為秀才,可他卻並沒有。
並不完全是因為陸知府的建議,使他改變了想法。
他心中是有理想的,也可以說每一個讀書人都是有理想的。
李承平從一開始的讀書改變命運,漸漸的變為自己渴望獲得改變天下的能力。
一展衣袖,李承平拱手道:“學生求學,但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趙琳聽完一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小心謹慎才是保全自身之法。”
李承平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