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在豫州陽城,已經圍繞著北方諸侯聯盟的進攻開了好幾輪大會,不過參會眾人的神情沒一開始那麼嚴肅和緊張了。戲志才為了活躍氣氛,還去食堂買了一大堆蛋黃和棗泥餡兒的青團,給大家配茶吃。
這種感覺,就像你以為敵人氣勢洶洶撲過來,結果對方從張牙舞爪的老虎變成了貓咪一樣。
以袁紹為主的北方聯軍,本以為可以就地補給,直接取的洛陽方圓表裡沃土的春小麥和果蔬作為軍糧。但沒想到,豫州軍隊為了保護糧食給了他們強力的一擊。
初次交戰時候,即使有數倍的兵力,北方聯軍硬碰硬也不能取勝。
激戰後,聯軍大量損兵折將,而豫州軍穿著從頭包到腳的重甲,持精鋼大刀和厚實盾牌,更有弓箭手在臨衝車上居高臨下地放箭掩護和投石塊,不但擊退了聯軍,死傷還很小。
撿裝備這個想法諸侯們一開始就有,然而不知是不是看透了他們的小算盤。豫州的重甲騎兵在撤退前將受傷的同伴、甚至同伴的屍體都帶走了,什麼都沒給北方聯軍留下。
要不是想著分豫州一杯羹帶來的巨大利益,兗州刺史劉岱都想直接跑路了。
陳留太守張邈一開始是被好哥們曹操忽悠過來的,還得還當初袁紹解圍呂布攻打危機的人情。
但到了後發現曹操不在,曹操留守在後方防備冀州韓馥呢。和袁紹有些嫌隙的他就不是很積極:攻打洛陽本來就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想搶人家糧食和軍資。也得看是不是得不償失啊,他本就不是仗勢掠奪的人,安於當陳留太守。
其實,諸侯聯盟中表現最為積極的是濟北相鮑信,因為青州眾多百姓化身為賊,紛紛棄田離家,甚至群聚攻佔官府,青州已經混亂好幾年了。即使他行事強硬地將豪族的糧食、鋤頭、耕牛分給百姓,也只勉強安定了幾個城池。
青州,實在是太亂了,並不是他憑藉一己之力就能安定的。更何況,青州還有公孫瓚和袁紹安排的人爭權奪利,更加劇了動盪。鮑信雖然收編了許多黃巾賊,卻沒有能力養活這麼多人。所以才派出於禁帶人前往豫州,畢竟豫州遍地都是糧食啊,總得搬個上百車回來!
糧食搶收後,豫州軍就收縮戰線退入了洛陽。北方聯軍想要攻城,袁紹指揮著部下準備了破城最強力的工具之一——霹靂車發射石塊,想要擊毀穿城牆上的防禦,再趁機用雲梯攀登進去,攫取洛陽城內的財富。卻被對方用射程巨大的三弓床弩,將霹靂車上的兵卒無差別射死。
除此之外,只要他們稍微靠近洛陽城,就會被時不時的飛箭擊中。即使有多年征戰經驗的將軍,也不明白豫州怎麼會有穿透力這麼強大的箭矢,舉著盾牌也無濟於事,射程還那麼遠。
這可是跨越時代的進步,歷史上到宋朝才出現的三弓床弩甚至可以發射“踏橛箭”,箭支有如標槍,能連續射穿好幾個人。踏橛箭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箭矢甚至能夠牢牢地釘入牆壁,成為人工的雲梯。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
三而竭。在遭遇挫折後,吃了大苦頭後,北方聯軍和討伐董卓時的關東聯盟一樣,再次拖延症犯了。
他們在洛陽外駐紮了下來,每日駐高臺、造營壘,誰都不想做敢死軍先攻。袁紹旗下的謀士都著急了,再拖下去燕綏都要回來了。但袁紹就是遲疑不定,不想折耗兵力強攻。
當然,他們也不是乾耗著。留守在河內郡的荀攸使出調虎離山之計,付出些許代價讓公孫瓚持續在幽州和冀州邊境騷擾,作出強攻之勢,讓韓馥無心同燕綏聯盟夾擊河內郡。還有,隨軍出行的許攸和逢紀都出了不少妙計,比如許攸為了避開三弓床弩的攻擊,命令兵卒挖地道攻擊。但駐紮在洛陽的田豐和諸葛亮不是吃素的,田豐直接在城內挖一道長長的深溝防禦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