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約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不見,公子已變得如此冷漠駭人。
這種激將法顧離憂向來不放在心上,眸中波光微動,緩緩轉身。
他們的老大連忙說道:“公子息怒,老三並無他意。”
畢竟當年事發之時,公子年紀尚幼,有些時間記不得也是正常的。
“公子,雖說這些年裕王爺將您撫養長大,可您當真沒想過自己的身世嗎?”
身世?
顧離憂面向他們,負手而立,語氣卻毫無波瀾:“身世?將軍府的遺孤嗎?”
!!!
三人面面相覷。
他竟然知道?他一直都知道!
“您記得?那您為何……”為何不報仇?
方才眸中的殺意已經散去,顧離憂淡淡掃了三人一眼,眼底有些隱隱的憂傷,他卻掩飾得很好。
“為何不報仇?”顧離憂毫不在意地說出他們的疑惑,嘴角輕輕扯起一抹自嘲的笑意,“你們可知當年扣在顧府頭上的是通敵叛國之罪?又可知重查此案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要斷送多少無辜性命?”
顧家軍和葉家軍是隨先帝創業而立,待周元帝登基後,便先後將他們分派至邊緣蠻夷之地。
可儘管如此,顧家軍和葉家軍的名聲大噪,一度到了舉國百姓“只聞顧葉,何知元帝”的地步。
周元帝對此本就憂心忡忡,可偏偏這兩家關係還要好得很。
顧老將軍和裕王爺是從軍中小卒一路打拼,後隨先帝創業,若說如今的大周是這兩人從血海中殺出來的都不為過。
而顧將軍——便是顧離憂的生父。
顧將軍與裕王爺的幾個兒子關係都要好得很,聽說當年顧離憂剛出生,裕王爺那幾個兒子爭先恐後的想當乾爹。
甚至,當週元帝準備對顧府下手時,還特意將裕王爺幾個手握實權的兒子都調離了京都。
說來可笑,本是開國之功臣,卻死於拿不上臺面的爾虞我詐。
當時世人說笑“周朝顧葉分”。
顧、葉兩家便各頂一半大周江山,這讓新上任的周元帝顏面何存?
故而當葉思漓母親身懷六甲,兩家長輩玩笑說定娃娃親時,朝中鼠輩便坐不住了。
同年,顧府一夜之間被滅了滿門,草草用“通敵叛國”四個字便打發了大周百姓。
此後不過兩個月,葉家兒女戰死沙場、無一生還。
那年舉國哀慟,甚有百姓起義報之不公,百姓如此強烈的反應周元帝自然是沒有料到的,可他更是慶幸自己拿回了大周的半邊江山,下了一道聖旨將這爛攤子扔給了葉仲堯。
遊街起義之鬧劇結束,百姓紛紛自願穿素服、吃冷食、忌娛樂,整整三月。
幸好,舉國之悲慟總算換來了周元帝的開心。
當年之事早已成為整個大周心照不宣的秘密,無人敢提。
如此翻案,談何容易?
“公子,我們忍氣吞聲苟活至今,只待尋著良機為當年枉死之人復仇,這條命我們早就不在乎了。”老二義憤填膺道。
當年顧老將軍似乎早就料到顧府劫難,用盡辦法將顧家軍及其家眷提早送離了京都,可皇權太盛,他們一路被追殺,昔日同生共死、並肩作戰於戰場的兄弟,卻死於他們拼命守護的歸途。
顧離憂看向他們三人,眸中有著不為人知的隱忍,只道:“你們可以不顧生死,可曾想過你們家眷的感受?”
“血海深仇不得不報。”老大紅了眼。
他的妻子曾是顧夫人的侍女,當年顧府出事,妻子大病一場,險些撒手人寰。
如今倖存下來的這些人,誰敢輕易忘記當年之事?
他們苟活至今,不過是提著一口氣,定要為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