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1/2頁)
歸途何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能夠得這位先生青眼,至少能先離開這被政治中心疏遠的蠻荒之地,至於將來如何,總歸還是有老師兜底無需擔憂。
以府城大阪為中心,這股熱潮迅速擴散,很快訊息就傳到了中津。福澤諭吉就拿了父親的拜帖上門求教——兄長襲了父親在藏屋敷的職位,作為次子他可以使用這個為自己尋找一條路謀生。
借著上府城見私塾先生順便交作業的空檔,他去了夏目先生租住的庭院。這位從東京府來的先生和別處的大儒都不一樣,穿了身鄉下人見都沒見過的棕色斗篷,有三種顏色不一樣的頭髮,帶著洋人舶來的帽子,手杖一敲很有氣勢。
他往上門求教的學子裡掃了一圈,一個身姿挺拔氣質端肅的銀髮少年特別惹眼。
「你來,叫什麼呀?」夏目漱石揮手招了比旁人高出一大截的少年上前回話。他是要收徒弟沒錯,但是要求可能和其他學者不大一樣,從橫濱港出發轉了大半個國家也沒遇到合適的——或是學識有限,或是不具備他想要的那個特殊點。
福澤諭吉站出人群,認真答了父親名諱和自己的名字,又一一流利答了先生提的種種考校。周圍人越聽驚呼聲越多,萬萬沒想到鄉裡都認為「痴愚」的福澤家幼子竟然是個學識廣博的人。大家都只知道他善刀善武,沒想到這人同樣善書善學。
夏目漱石原本沒有存太多期望,已經走到關西都打算拐回去另想辦法了,突然又在蘿蔔堆裡發現了個和別人相比都不大一樣的少年。
「很好,你已知上國仁義廉恥之教化,可知歐美傳來的天衍進化?物競天擇,不是溫良恭儉能讓得出生路的。學業需得博百家之長,囿於方寸之間最終不過井底之蛙耳,可願隨我去東京府進學?」
這是要收他做弟子,從此後出去再自報家門就得掛師父的名號在嘴上。師徒師徒,師父也是父,和父親沒什麼區別。
四周圍著看得學子們一片譁然,進而紛紛起鬨就要福澤少爺趕緊拜師,他們散了出門也好和人學嘴有些談資。
少年當然願意,能得名師收入門牆,大約是做到兄長所說的「奮進」了吧……心底頗有些惴惴。
這一年多來大半時間都用在教阿薰念書上,她學的太快了,不說假名和漢字都識得通順,就連經義也能解——迫得少年晚間不得不點燈苦讀,生怕白日被「學生」為難住,將來在家裡地位何論?
如今面對東京府來的大學問者亦能對答如流,少不得仰賴託福於這番玩鬧般的「進學」。
……
福澤少爺這邊拜過師父被送出去回家報喜,等站到老師門外才想起一件大大不妙的事。若是跟著夏目老師去東京府進學,母親自有兄長奉養輪不著他擔憂,但是阿薰……還放在別人家裡養著呢,這可如何是好?
計劃得再好,也不是阿薰點頭了他就能帶了人走,近藤藩士那邊不放人後面有得是麻煩。
等他慢悠悠邁進家門,大哥和母親早已從別處聽到訊息,喜氣洋洋走上來恭喜他將來必能學有所成。福澤家的大少爺還拍了弟弟的肩膀告訴他一個好訊息:「我已經遞了拜帖,明早去見近藤藩士,替你求他的養女。先把名分定下來,你放心和先生去東京府,等將來兩家準備好了就送她去跟著你。」
再沒有這樣妥當的安排,少年紅了臉只會點頭,話都說不出來。
於是第二天大少爺就提著已故福澤先生珍藏的茶葉上門拜訪近藤藩士,一直留到午後才回。
「近藤大人點頭點得痛快,說願意將養女嫁給你。放心了?好好跟著夏目先生,家事用不到你操心。」長子可不是隻管攏家產,同樣負擔著整個家族的責任,父親不在,管教下面弟弟妹妹的事也歸他。
福澤諭吉覺得這大概是他大哥這輩子以來最聰明最像個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