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週週的筆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到這母子兩個緩過來,已經快過半個時辰了,周圍圍著的人也都已經走光了,黃葉也從他們母子嘴裡知道了他們的遭遇。
原來這老婦人張氏是附近石花村的人,她爹孃身體不好就生了她一個孩子,二十多年前遇到了在村裡打短工的李有保,兩個年輕人相互愛慕,李有保便央媒人上門提親,張家也喜歡這個勤快嘴甜的小夥子,想讓李有保入贅,可惜李家不同意,張家是疼孩子的,不想拆散這兩個有情人,就同意了這門親事。
張氏從石花村嫁到了李窪村,嫁給了李家的小兒子李有保,孃家的父母在她出嫁後不久就相繼去世,沒有了父母,張氏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
要說這李家,也是這村裡數得著的人家,祖輩勤儉持家,到他們這一代,家裡也算是薄有田產,李老爺子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早已經出嫁,大兒子李有財,娶的媳婦也是鄰村的,這大兒媳婦肚子爭氣,過門來一口氣生了三個大胖小子,讓老兩口非常的疼愛,加上大兒子兩口子嘴甜,哄的老兩口的心慢慢的偏了。
張氏自從嫁過來,一連幾年都沒有懷上孩子,這就讓老兩口更加不滿,這心是徹底的偏了,看他們兩口子是各種不順眼,家裡的重活累活都是他們兩口子在幹,老大兩口子總是找理由偷奸耍滑的,老兩口也不說什麼,要是張氏他們兩個休息一會,老兩口就開始指桑罵槐的。
張氏夫妻就這樣在李家整整過了十年,李有保閒暇時間都被老爺子趕出去打短工,掙回來的錢一分不少的都要交給老兩口,就算這樣也得不到一個好臉色,而且兩個人經常吃不飽飯,飯菜上桌那三個孩子都是搶著吃的,吃剩下的有多少他們吃多少,飽不飽就那些。
事情暴發的起因是張氏生病了,一直低燒,李有保問她娘要錢給媳婦看病,她娘不但不給錢,還在老大兩口子的竄掇下,罵張氏偷懶不想幹活,李有保忍無可忍,提出來要分家。
這下子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老兩口又哭又鬧,罵他們不孝,這朝代,父母在很少有分家的。
李有保堅持要分家,不然他媳婦就沒命了,老兩口拗不過,提出來分家也行,他們兩個沒孩子,家裡的正房是家裡孫子將來娶媳婦要用的,不能給他們,只能給他們屋子後面搭的一個小廈子,以前做牛棚的,田地也沒他們的,老大家孩子多吃飯的多,都留給老大家,山上開荒有一畝多薄地,就算是分給他們了,不過分家後,他們每年要拿出來錢糧孝敬爹孃。
這李有保兩口子肯定不幹,就鬧起來了,老爺子拿起手邊的鋤頭,差點把李有保打死,張氏病的沒力氣,只好央鄰居請大夫,大夫來了老兩口又不出錢,張氏氣得只有抱著丈夫哭。
李有保也是命大,慢慢的熬了過來,張氏也漸漸的好了,兩個人商量了好久,還是覺得在這個家活不下去,李有保經常出門走南闖北的有些見識,兩個人決定出去闖闖,說不定能闖出來一條路。
兩個人怕這一家人不讓他們走,如果他們走了,這一大家子就沒幹活賺錢的了,趁著半夜都睡著了,兩個人跑出了李窪村,一路上遇到活兒就幹,兩個人幹活踏實,都願意請他們。倒也沒餓肚子,一直到了太原府城,兩個人身上還小有積蓄了。
兩個人請人做了一輛獨輪小推車,開始沿街叫賣餅子,最開始很辛苦,租了個小破房子做餅子,房子小的晚上都沒地方睡,由於他們的餅子用料實在味道又好,生意慢慢的做了起來。
手裡有錢了,兩個人盤下了一間小門面,房子裡面能擺兩張桌子,他們除了賣餅子外還賣酒水,三五個人還可以進去點幾個菜喝幾杯,由於兩個人勤快,做生意又實在,又捨得下力氣,生意很是紅火。
李有保很有經濟頭腦,等到攢夠了錢,他盤下了一家倒閉的酒樓重新經營,酒樓的生意很快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