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太子,真的適合為君嗎? (第2/3頁)
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礙,沒有威脅,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何嘗不是皇帝對老臣的一種善待。
甚至反過來來講,劉仁軌這個太子太傅,李絢這個太子賓客,只要皇帝不想著廢太子,那麼他們的位置將無可撼動。
更甚至哪怕皇帝要廢太子,他們這些人,也不過是會被免去東宮的官位。
太子,東宮。
皇帝這是在把劉仁軌,李絢,都牢牢的綁在東宮的戰車上。
皇帝要廢太子,自然沒人能夠阻攔,但如果其他人要對太子做什麼,兩個人聯合起來的力量反而是朝野中最強的。
皇帝在為李顯即位做準備,同時也在防著李顯手裡的力量太強,重演隋末楊廣舊事。
……
“陛下將大量世家子弟送入蕃州的事情,你準備怎麼應對。”走在後院的亭欄之間,劉仁軌隨意的看向李絢。
“按規矩來。”李絢深吸一口氣,說道:“各大世家,真正的核心子弟是不會被送入蕃州的,被扔到蕃州去的,多是嫡次子一類的,享受榮華富貴,又不怎麼能受苦。
這些人若是留在大城,必定會弄的烏煙瘴氣,所以按規矩,吏部定的是什麼官位,就是什麼官位,沒人有特殊。”
“你看明白就好。”劉仁軌微微鬆了口氣,說道:“這些人當中,將來若是能夠提煉出一二英才,便是僥天之倖了。”
“孫婿在蕃州起碼有五年時間,五年之後,除非是孫婿趕人走,否則誰也不想輕易離開蕃州,做的好些便集於州府,做的不好,就放諸州縣,磋磨歷練便是。”李絢神色堅定,這批人落到他手裡,都別想好過。
劉仁軌輕嘆一聲:“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李絢笑笑,說道:“韓非子之言乃是至理,若是對州縣不熟,焉能治理天下,賦稅難收,軍將難管,最後天下失散,甚至有亡國之兆。”
劉仁軌點點頭,如今的宰相當中,多數都有地方州縣任職的經歷。
便是薛元超,也有十年的地方刺史履歷。
唯一例外的,是李敬玄。
李敬玄有過目不忘之能,進入吏部選官多年,從未出錯,致使皇帝從來沒有將他調離過吏部。
他在吏部,皇帝放心。
後來為升遷宰相,才在西邊戰場上走了一圈,雖然不能說什麼都沒做,他畢竟吸引了論欽陵一半的注意,甚至將殺手鐧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但可惜,他太謹慎了。
論欽陵突襲鄯州的光軍直接撲了一個空,最後被後續趕到的大軍撲滅。
但李敬玄的軍功,終究有些虛,所以劉審禮隨後便拜相。
“李敬玄根本不知道,其實他最好的位置,一直都是吏部尚書,他在吏部,對陛下對有用。”稍微停頓,劉仁軌說道:“當年李敬玄上前線,老夫心中是有擔心的,但好在,他人還在鄯州,大戰便已經結束了。”
李絢輕輕點頭,當年的整個戰局,李絢也是當事人,李敬玄的確是最弱的那個點。
也或許是謹慎,也可以叫擔心,李敬玄突然停在了鄯州,就那麼節奏的一個變化,讓論欽陵最大的後手撲了一個空。
也就是這個功勞,李敬玄隨後回朝拜相,同時也離開了吏部尚書的位置。
“嶽翁覺得,趙國公還有回朝的機會嗎?”李絢看向劉仁軌,輕聲說道:“眼下陛下還在,若是天生不幸,那麼將來太子會不會有機會像當年召回英國公一樣,召回趙國公?”
“他沒有機會的。”劉仁軌搖搖頭,手按在廊柱上,輕聲道:“如今天下,說到底,不過是隴西門閥和河北門閥之爭,李敬玄是河北門閥的關鍵人物,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五姓七家有一半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