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的高麗和倭國製作摺扇都是精工細作,用的材料也非常昂貴,產量有限,這又進一步推高了摺扇的價格。如今‘高麗扇’和‘倭扇’說起來都是真正的貴人才能使得上的,既有身份又時髦呢!
也難怪見過摺扇,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的人還特意問這話。
“見過一兩回那摺疊扇,想著樣式也不難,如何做不得?便試著仿作。若是不成,不過是遊戲一場。成了的話,也是一樁功勞說不得我們司珍司還能做扇子呢。”素娥等著漿糊幹了畫扇面,簡單回答了同僚們的話。
她其實完全是出於自娛自樂,還有自用的目的製作摺扇的,一開始就沒有給司珍司找專案的意思。只不過別人都問到頭上了,興趣也是明擺著的,素娥也就主動賣好了她人都被困在宮廷了,也實在沒有技術保密,靠‘專利’發財的動力。
先前製作手工皂要保密著做,秋桂要製作方法她沒給,還是因為手工皂在宮廷有銷路、沒那麼容易仿製,且她確實需要維持副業賺外快——再者說了,她不在意,可以將製作方法給出去,卻不代表別人不尊重她,直接伸手來拿,她也能心平氣和。
她可以給,別人卻不能自己拿這種心態,其實人人都有。
“這樣說也是呢”羅天香也過來瞧了一眼,說道:“若你能仿作摺疊扇,定記一大功!如今這高麗扇可時興了,大內能仿製出品,也是長臉。”
宮裡常有新奇設計,稱之為‘宮樣’,在宮外也是特別流行、受追捧的,官家和娘娘們也只有拿這樣的東西往外放賞,才更有體面(也靡費不多)。如果從素娥這裡開始,宮廷就能製作高麗、倭國才有的摺疊扇了,那也算是‘宮樣’。
說起來往上報,也得往功勞簿上記一筆,等到日後有女官空缺了,這也是上位的一個說法。
“哪裡那麼容易王孫公子,還有士大夫,多有喜愛摺疊扇的。說它收在袖中,甚是便利,又精工細巧,美輪美奐,國中尋常扇子不能比。若是那麼容易仿製,不該早仿製出來掙錢了麼?外頭的商賈可是很會想錢的!”有羅天香那樣看好的,自然也有不看好的。只是這語氣並非是有一說一的那種,其中更有一種酸意。
這也是一想就能明白的,素娥如今是紅霞帔了,宮廷裡的人勢利,奉承她的人固然是多數。可人性也有另一面,便是‘嫉妒’。特別是原本是差不多的人,如今有人似乎是高了一點,有機會越過去了,就會酸言酸語。
素娥也不和她強辯,只是順著說:“是啊,或許不成呢?不成就不成,當是遊戲罷了,又不費什麼。”
羅天香也在旁打圓場:“是這個道理呵呵,真個成了,我們司珍司又多了一樁差事。”
多了一樁事做,看起來不好,誰喜歡做事呢?但實際上卻是各司女官求之不得的。多些‘專案’才有理由要人、要錢、要東西,所有做事的部門都是這樣的。人多錢多東西多,有消耗有產出,這才有實權呢!
雖說按照慣例,扇子這種玩意兒傳統上不該由司珍司造作,但慣例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日積月累、約定俗成。若由司珍司搶了頭遭,其他司也很難搶走這個活兒,或者就算拿走,也得付出一些東西來換。
對方也不是要明面上把人得罪,話說到這份上自然不會再往下說,便只是嘀咕了一句‘看著倒差些意思,不怎麼像’就走了。
素娥做的摺扇確實和現在的高麗扇、倭扇風格不太像,畢竟她上輩子學的摺扇,工藝、樣式都是明清時的,和現在的差別還挺大的。此時的高麗扇和倭扇,高麗扇還好些,倭扇有兩種,一種是蝙蝠扇,一種是用木片做扇面,其實都和素娥當下做的不太相似。
至於高麗扇,形態上倒是像了很多,但扇面也講究。須用鴉青紙為底,上面有畫人物的,也有畫山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