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班加點的生產,這種急促感讓安德森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對。
很快,安德森就把收集到的情報和自己的判斷一起上報給了本部,隨後這一份報告就在參謀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參謀部的眾人在收到這份報告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正因為搞過太空梭,他們才知道這東西有多不靠譜,成本大、效率低、安全性令人髮指。以至於前些年他們徹底封存了這一專案,轉而投入到了宇宙飛船和空天飛機上面。
正是這行差踏錯的這段時間,就讓華國在後面不聲不響的趕了上來,還大有齊頭並進的架勢。
現在你跟我說華國搞起了太空梭?
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你是不是把人家造得模型當真的給報上來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是有前科的。
比如當年米利堅衛星發現華國在西南地區建立了大量導彈發射井,嚇得連忙派人去偵察,人生地不熟的偵查員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到了地方。
才發現那特麼的是客家土樓。
又比如當年的‘銀河號’事件,就是情報人員的失誤,導致這一重大外交事件的發生,也讓華國看清了所謂自由貿易背後的醜陋嘴臉。
但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米利堅還是召集了大量的專家進行了研討,參加的包括了諸多大學的教授學者,nasa的工程師以及來自spacex的特別顧問。
但是幾天的討論下來,眾人給出了一致的意見:以現在華國的技術,這東西根本飛不起來。
根據間諜提供的資料,眾人已經對一些關鍵部件,尤其是大型部件完成了建模,隨後又根據這些推匯出了十幾種預測模型。
其中好幾種模型和丁老他們定下的方案相差不遠。
這就像趨同進化,大環境下即便是相隔甚遠,但是動物們都會進化出類似的結構甚至是模樣。
高階科技也是如此,就像汽車、飛機之類的,外形都是相似的。
但是經過仔細的研判,這些方案的可行性都近乎於無。
專家們紛紛表示,除非華國在火箭發動機方面取得了跨時代的發展,否則根本無法推動這麼一個大傢伙上天。
而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情報部門可以肯定,華國的火箭發動機方面並沒有特別大的進展。
這樣一來,華國的舉動就顯得很奇怪了。
大家對華國的行為提出了種種推論,但是都沒法說服其他人。
在這時,一位與會學者彷彿是在不經意間提到了一句“當初我們和蘇聯搞太空競賽,不就是這麼把蘇聯經濟搞垮的嗎?”
一句話把大家的關注點從科技轉到了經濟上。
雖然大家並不是經濟方面的專家,但是身在米利堅,沒有幾個不炒股不投資的,他們對於經濟自然也是非常敏感的。
於是經濟陰謀論很快被提出來,並且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加以完善。
大家認為華國就是要趁著疫情導致米利堅經濟下坡的時候發起太空競賽,這樣一來原本就低迷的米利堅經濟就會雪上加霜。
甚至於這個正在建造中的太空梭也不過是華國釋放出來的煙霧彈,畢竟這東西的論證還有實驗過程非常漫長,丟個精緻的模型在那裡吊著世界各國的民眾,透過輿論壓力逼迫米利堅不得不參與太空競賽。
誰讓米利堅這些年都是老大呢?
到時候華國有米利堅卻沒有,優越慣了的民眾能再把國會給拆一次。
這麼一番推導下來,眾人都是後背發涼。
恐怖如斯,其心可誅。
最早發聲的那位學者卻是默默的扶了扶自己的紅色領帶。
深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