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抉擇 (第2/4頁)
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誰,才能更多的利益溢位啊!
蘇安建年前趕在長虹電子之前,主動找華瑞電子簽署採購協議,拿下華瑞電子九八年新建兩條映象管生產線的全部產能,在朱䴉電子內部也是承受很大的壓力。
好在當時蕭良還沒有跟鄭仲湘翻臉,空降派在朱䴉電子內部還是受壓制的,不敢太活躍。
今年以來,蘇安建更是多方籌措,增加映象管的採購。
四月份之後,國內多家彩電巨頭就明顯受到映象管緊缺的影響,庫存日益緊張,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朱䴉電子年後又趁機加大彩電業務的市場廣告宣傳力度,第二季度的彩電銷量直接出現翻倍增長,令朱䴉電子近年來都很疲軟的黑電業務,出現強勁的復甦。
蘇安建目前在朱䴉電子內部還是穩如泰山,姚成毅這些人還不足以對他形成威脅。
哪怕明知蘇安建跟蕭良早就形成默契,涉及朱䴉電子的一些事務,鄭仲湘等人也會找蘇安建商議;畢竟沒有辦法繞過蘇安建。
蘇安建也透過這些事,也慢慢摸清楚星視內部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也能看出星視高層在業務發展上的一些分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韓振亞、韓振國兄弟想以宏亞集團的名義再搞一次更大規模的融資,星視應該會參與,但宏亞後續的發展側重點,還是能看出陳逸森與袁可飛、林傑存在一些分歧,”
蘇安建現在成了情報小能手,透露最新的訊息給蕭良他們知道,
“陳逸森更看好宏亞數碼商城的發展,袁可飛、林傑則希望星視這兩三年來,能集中更多的資源,在資訊電子製造領域能有真正的突破。對了,你對宏亞數碼商城的發展前景怎麼看?”
“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應該都有不錯的發展吧!”蕭良沉吟道。
做空調經銷發家的江寧電器集團,經過十年的發展,積累逾十億的資本不說,今年也毅然決然砍掉賴以發家的空調批發業務,在新街口籌建全國單店營業面積最大的綜合電器門店,已經半步跨入連鎖家電經營的殿堂之內了。
宏亞沒有搶在江寧電器之前,進入家電連鎖行業,雖然上限沒有那麼高了,但能在九九年,就在專業性更強的珠江路開設了第一家綜合電子商城,發展空間肯定還是有的。
前世宏亞也確實一度成為國內3c連鎖零售行業的巨頭,透過各種眼花繚亂的資本操作,控制上千億的資產,前後在江省輝煌了近二十年才玩崩掉。
蕭良眼窩子沒有那麼淺,看不得別人發財。
他現在極力推動的,還是想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前,儘可能促使星視將更多的資金、資源,真正投入到國內的資訊電子技術產業發展中來。
當然了,哪怕更多的資金砸到添美網、趨勢網這些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遠比鄭仲湘明年初傻乎乎拿數百億美元,從大東電報局手裡買下香港電訊強一百倍。
雖然大東電報局最終只套走兩百億美元,雖然星視為收購香港電訊,額外承接的一百多億美元鉅額債務,也最終予以歸還,但蕭良痛惜的是,星視這一愚蠢的行為,是對香港最後所剩無幾的新興產業資本,打擊是毀滅性的。
“如果說,”蕭良站到水邊,看著夜色下的粼粼波光沉思了良久,轉頭問蘇安建,“我是說如果啊,星視提出收購朱䴉電子的手機、膝上型電腦代工業務,你能否就這件事保持沉默?”
“為什麼?”蘇安建驚問道,“你要知道,我們是不能這麼對話的。”
“蘇總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嚴重,我只是說如果,”蕭良笑了笑,說道,“而且朱䴉電子在跟愛立信以及摩托羅拉的合資製造公司裡所佔的股份,售價也不可能有多高,出售也不會對星視此時的市值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