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第2/3頁)
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喜陛下龍體康泰。&rdo;
明帝笑道:&ldo;同喜同喜。&rdo;
錦宜道:&ldo;妾身身子不適,若陛下不怪,先行告退了。&rdo;
明帝有些失望:&ldo;朕才來,何不再坐片刻?&rdo;
桓玹回頭看了他一眼,明帝無奈地揮了揮衣袖:&ldo;去吧,都去吧,朕準了。&rdo;
正如桓玹回答睿王的,這一次戎人進犯,除了最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邊疆兩城外,再無所獲。
其中原因,卻是因為桓玹早有準備。
從那日南書房裡&ldo;南柯一夢&rdo;似的醒來後,桓玹所籌謀的,不僅僅是錦宜,更有前世那一場慘烈的跟戎人的對峙戰事。
但他並沒有大張旗鼓,而是暗中行事。
他精心挑選可用之才,安排心腹陸續前往北疆四城以及秦關,京州等地,一應的軍需糧草,也在緊鑼密鼓的悄然增加。
可雖然他未雨綢繆,畢竟不知戎人進攻的原因契機,所以時間上仍然算漏了。
先前從東極島回來的途中,所接到的邊疆四城中失去兩城的軍情的確是真。
但是從此後的種種,則都是在桓玹授意下偽造的了。
因為戎人的步伐在攻打掖城的時候,就已經給反應過來後,迅速糾結整頓起來的屯軍們給牢牢地擋在了關外。
兵力強悍,訓練有素,加上糧草充沛,背後秦關又屢派支援,天朝守軍有恃無恐,戎人甚至還沒來得及將十八部族聯合起來,就已經被打的節節敗退。
而錦宜他們在長安城裡所聽到的前往北疆的路上防守嚴密,設立關卡之類的,自然不是因為軍情緊急,而是怕有人知道了北邊的真實戰況,洩露給了長安的人,從而毀了計劃而已。
桓玹是故意把所有場面都弄得像是前世一模一樣。
因為他早就在懷疑,前世幕後的黑手另有其人。
畢竟,如果真的是太子從中作梗的話,在八紀傳旨,錦宜身亡後,以明帝當時的身體條件,縱然震怒,也未必就能清醒地下令廢太子。
而且就算他能下令,倘若太子早存心不良,自然也不會乖乖地就範,他若能殺錦宜,對自己的父皇又怎會手軟?
最重要而關鍵的一點是,太子被廢後,是誰從中得了利。
那個在整件事件裡似乎一直處於神隱狀態的睿王殿下李長寧,便悄然地浮出水面。
桓玹雖然暗中對睿王有所懷疑,但睿王行事極為縝密,竟毫無任何把柄。
桓玹也怕自己錯怪了人,且先前已經處置過茂王了,若沒有十足的真憑實據,絕不能輕舉妄動。
但若放任不管,只怕有朝一日,那幕後之人防不勝防遽然發難,反而限於被動。
所以在接到北地傳來的戎人進攻的訊息後,桓玹知道,機會來了。
雖然自詡安排的萬無一失,但畢竟這是關乎朝廷命脈的軍國大事,且軍情如火,稍微有一絲差池,就會引發異變。
桓玹再成竹在胸,運籌帷幄,幾乎埋好了可用的每一顆棋子,算好了戰況的每一步……也不能說一定會贏。
何況,他要面對的不僅是戎人,還有藏在身邊的黑手。
他得讓那人,自己浮上水面。
所以不管是因為戰事還是內事,都需要他再往北疆走一趟。
因這件事太過重大,而且變數又多,所以桓玹在起初只隱晦地告訴錦宜自己已經早有安排,讓她不需擔心。
但錦宜萬萬想不到,他的計策竟是這樣&ldo;調虎離山&rdo;&ldo;瞞天過海&rdo;。
昨夜她從噩夢裡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