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衛,僅次於御前侍衛,地位很高。未知確否,疑不足信。)。 在這些傳說之外還有一說,則是他曾在宗學裡作過事。我個人認為,此一可能,值得探討(註:此說根據系由敦誠贈雪芹詩中&ot;當時虎門數晨夕,西窗剪燭風雨昏&ot;等語推得。按&ot;虎門&ot;一詞何指,向不為人注意;我曾在《紅樓夢新證》三版本640頁&ot;補遺&ot;引《李卓吾先生讀升庵集》&ot;虎門&ot;條及《周禮·地官·師氏》推測敦氏所謂虎門有兩解,可能指國學國子監或指侍衛值班的宮門處所,而以為&ot;但清代八旗各有官學,不當指國學,且敦誠宗室,雪芹包衣,亦不能同在一官學,所以不合&ot;(按當雲八旗官學屬國子監,而宗學屬宗人府,固與國學非一),因此傾向侍衛一解。吳恩裕先生始進而指出,清宗室有以&ot;虎門&ot;指宗學之例,敦氏亦曾用指宗學,向來之疑遂解。吳說見其《有關曹雪芹八種》38-44頁。當然,僅據敦誠詩,實不能斷言雪芹必為宗學人員,蓋&ot;數晨夕&ot;出陶詩,本移居喜得佳鄰,日夕過從,交遊甚密的意思,雪芹也可能當時居住西城,離右翼宗學很近,故而能和敦誠在學中晤談。這些,還無法即作結論。)。 宗學的情況,還可以粗知梗概。宗學,就是專為宗室(清顯祖塔克世的本支子孫皇族)所設的官學。清初時期,本來在順治九年就設立過宗學,到康熙十二年因下令&ot;宗室子弟各就本府讀書&ot;,即等於將宗學撤銷。雍正二年,復行設立。這時的制度是:八旗宗室按左右翼(清代制度分八旗為左右兩翼:左翼是廂黃、正白、廂白、正藍四旗,居京城的東半邊;右翼是正黃、正紅、廂紅、廂藍四旗,居京城的西半邊)分設宗學,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等級和閒散宗室的子弟十八歲以下的入學讀書(十九歲以上的亦接受),有願在家讀書的,聽之。每學以王公一人總其事,下設正教長(後名總管)二人、副教長(後名副管)八人,皆由宗室擔任;清書教習二人,以罷閒滿官及進士、舉、貢、生員之善翻譯者充補;騎射教習二人,以罷閒官及護軍校、護軍之善射者充補;漢書教習無定額,每學生十人設教習一人,由舉、貢考補(例如,在《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裡,就寫到優貢考教習的事)。每月考試一次,每春秋二季宗人府考試,又每五年大考試一次。僅教長有官俸,教習只給銀米衣服,學生月給文具及冬夏冰炭等物。 還有兩點必須加以說明。因為這對瞭解曹雪芹可能有些間接關係。 第一點,宗學之設,雖然名義上只是為了造就皇室本族的人材,而內裡還有更深一層的目的,那就是&ot;教化&ot;和控制這些子弟,要他們&ot;安分守法&ot;。清代皇室內部矛盾爭鬥的複雜與劇烈是出乎一般情況之外的,順治時期的宗學最首要的一條規矩就是:&ot;有不循禮法者,學師具報宗人府,小則訓責,大則奏聞。&ot;康熙前期放鬆了這一點,不但令各就本府讀書,而且還特別鼓勵他們&ot;延文學優贍之士&ot;,&ot;專精學習&ot;。這到後來就引起了很大的&ot;麻煩&ot;,康熙的諸位皇子,為了&ot;奪嫡&ot;,分朋樹黨,各在本府延攬名士材人,造成勢力集團,爭鬥極其激烈,正是這種政策的直接後果之一。雍正本人是當事者、主角之一,最理解這種事態的嚴重意義,所以他&ot;初登大寶&ot;不久,一面窮治骨肉同枝,一面就要注意&ot;後起之秀&ot;--這就是他復立宗學的更實際的目的。 在宗學裡,教長、教習等人便負上了沉重的責任。雍正向這些教師們交代得明白:&ot;朕惟睦族敦宗,務先教化;若非立學設教,安能使之改過遷善?……今特立義學,揀選爾等教習宗室,……導以禮義。或有不遵,小則爾等自行懲戒,大則揭報宗人府,會同奏聞(這和順治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