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第1/2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一直有徵淮西的念頭,只是朝臣中有不少反對的聲音,遂舉棋不定至今。將行刺一事推到淮西節度使身上,無異於給皇帝遞了刀柄。
而眾所周知太子是主戰的一派,淮西節度使想要除掉他也說得過去。
即便皇帝心知肚明其中有太子的手筆,也會趁此機會堵上朝臣的嘴,發兵徵討郭仲宣。
且皇帝讓太子與三子互相制衡,若是廢除太子,齊王順利成章立為太子,到時候即便卸了他的兵權,他在神翼軍中的威信卻是一時半會兒不能消除的,對皇帝來說難免是種威脅。何況朝廷缺少將才,徵討淮西他是最適合的將領。
桓煊不由對這二兄刮目相看,若是栽贓嫁禍給他,皇帝不可能相信,定要命人追查,再周密的部署也經不起細查,而他這一招禍水東引,卻正合皇帝的心意。
卻是他低估了太子。
果然,皇帝勃然作色:「郭賊好大膽子,竟敢謀害儲君,傷我二子,是朕這些年對淮西太過姑息了。」
他走到太子榻前,俯身溫言道:「二郎放心,阿耶定然給你個交代。」
又對桓煊道:「三郎這段時日便留在行宮中將養,此處離兵營也近,待你養好傷便加緊練兵,早日替朕將那郭賊碎屍萬段!」
桓煊知道父親對淮西志在必得,他雖不主張用兵,但也只能道:「兒子遵命。」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歇息吧。」
桓煊向父兄行罷禮,出了太子的寢殿,正要登輦,忽聽有人叫:「三郎留步。」
他轉頭一看,卻是長姊提著裙子追出來。
桓煊道:「阿姊何事?」
大公主歉然道:「聽說我府上的侍衛裡混入了細作,傷了你那個……都怪我選人的時候粗心大意……」
那侍衛容貌出眾,身世也清白,是以入府雖只有半年,她在挑人隨行時一眼便挑中了他。
桓煊雖不至於遷怒她,也沒什麼好臉色:「阿姊往後謹慎些便是。」
說著便要上步輦。
大公主拉住他道:「那小娘子傷得重麼?」
桓煊臉色一沉:「託長姊之福,萬幸沒死。」
大公主吃了一驚,她這三弟性子冷,自小與她不親近,但在她面前一向都是客氣疏離的,這還是她第一次見他發脾氣,可見他待這侍妾很不一般。
可這麼喜歡,為什麼不給個正經名分接進府裡呢?雖說娶妃前府裡有個貴妾說出去不好聽,可養著外宅也不是什麼好名聲。
她想了想道:「害她受傷我也過意不去,總得想個法子補償才能心安。她跟著你,財帛肯定是不缺的,你替我想想……」
桓煊正想說不必,忽有一個念頭閃過,改口道:「阿姊有心,既如此,弟弟便不同你見外了。」
他的態度一下子拐了個大彎:「不如就勞煩阿姊向阿耶陳情,替她請一個封號吧。」
大公主吃驚地張了張嘴,這小子還真是不同她見外:「這……」
桓煊道:「若非她奮不顧身替我擋了一箭,眼下性命垂危的就是我了。我這條命,怎麼說也值個鄉君封號吧?」
頓了頓,冷了臉色:「阿姊若覺為難便罷了。」
大公主一想,如果沒有這女子擋下這一箭,受傷的便是桓煊,若再有個好歹,便是她的疏忽害死了自己親弟弟。
且不說父母會怎麼追究,她這輩子怕是都不能心安了。
這麼一想,鹿氏簡直是她的恩人。
她忙道:「不為難不為難,一個鄉君罷了,我去同阿耶說,你放心。」
桓煊這才緩頰,向她一揖:「那便多謝阿姊了。」
大公主雖有些粗枝大葉,人卻不傻,知道他替那女子請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