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rdo;原則並沒有得到實現。
魏瑪憲法一方面確認了人民群眾在十一月革命中爭得的各種自由民主權 利,在德意志帝國崩潰的廢墟上組建起以三權分立原則為基礎的資產階級民 主共和國,使德國從君主立憲制過渡到資產階級民主制,具有相當的進步意 義,另一方面,它又阻礙了社會主義革命在德國的發展。
第三節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制裁
《凡爾賽條約》的制裁
德國簽訂停戰協定後,就一廂情願地希望以威爾遜的&ldo;和平十四點&rdo;為 基礎締結和約。在德國代表團受邀參加巴黎和會前夕,1919 年 4 月 21 日, 德國政府向代表團下達了德國和談方針。德國要求設立一個中立的調查委員 會,以追究挑起世界大戰的責任者;希望擁有經濟上的平等權和保留殖民地; 要求根據公民投票的結果處理割讓領土事宜;堅持賠償應限於重建戰火破壞 地區的費用;要求德國的裁軍行動應成為各國均衡裁軍的先導;建議加強國 際聯盟的權力,實行強制仲裁權,必要時由國聯全體會員國強制執行裁決, 而德國應是國聯的平等一員。
然而在法國的堅持下,巴黎和會採取了排斥和嚴厲制裁德國的方針。1919
年 4 月 18 日,會議商妥了對德和約的初步條款,並於 5 月 7 日交給德國代表 團。戰勝國不允許德方代表對和約條款進行口頭談判,只允許德方在兩周內 就條約內容書面提請會議作解釋,然後由會議確定德國政府作最後答覆的期 限。
和約草案的內容傳到德國後,群情激憤,柏林舉行了抗議示威。在 5 月
12 日的國民會議上,艾伯特總統、謝德曼總理、國會主席費倫巴赫、獨立社 民黨領袖哈澤和德國和平協會主席克維德教授都以激烈的詞句抨擊和約。謝 德曼指責和約是&ldo;可怕的、謀殺性的魔錘&rdo;,並詛咒&ldo;誰簽署這個條約,他 的手就會爛掉&rdo;。會議結束時,全體與會者起立高唱《德意志高於一切》。5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