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左右兩路給法軍以&ldo;坎尼式&rdo;1的圍殲。由 79 個師組成的右翼,越過比利時 和盧森堡,進入法國北部;由 8 個師組成的左翼留在法德邊界的阿爾薩斯‐
‐洛林地區。這樣,德軍就以梅斯為樞軸,像一扇巨大的旋轉門,將一直橫 掃到法國沿海地區,南北包圍巴黎,&ldo;6 周內把法國解決掉&rdo;。然後移兵東 線,擊潰俄國,3 個月凱旋而歸,以擺脫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從 1908 年起,接替施裡芬的小毛奇便按此方案著手部署兵力。只待戰機一到,德軍 便可揮戈西進。
塞拉耶佛事件
1914 年 6 月 28 日,意欲吞併塞爾維亞的奧國皇儲弗蘭茨&iddot;斐迪南大公 為向塞爾維亞炫耀武力,特選塞爾維亞&ldo;哀悼日&rdo;2這一天到波士尼亞首府薩 拉熱窩3檢閱軍隊。大公和夫人被受塞爾維亞支援的波士尼亞大學生普林西刺 殺。
對刺殺一事是否採取強硬措施,奧地利遲疑不決,它徵詢其盟國德國的 意見。德國決意抓住這次機會對俄國挑戰。照德國總參謀部估計,俄國要在
1916‐1917 年才能完成軍備計劃。英國則一直想避免一場歐陸大戰,這次必
定取中立立場無疑。所以即使對俄國開戰也僅是一場有法國參加的區域性戰爭 而已。德國決定趕在俄國戰略準備完畢之前先發制人。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 威廉二世表示堅決支援奧匈採取行動,並說:&ldo;要麼現在就算帳,要麼永遠 不算&rdo;,&ldo;必須清除塞爾維亞人,就在現在。&rdo;7 月 6 日,首相貝特曼在給 德駐維也納大使的指令中說:&ldo;陛下將根據盟約和古老的友誼,忠實地站在 奧匈一邊。&rdo;隨後,德皇召集首相及軍政要員,部署戰爭動員。針對奧地利 主和派的溫和立場,德向奧威脅性地暗示:&ldo;如果奧對塞爾維亞妥協(談判), 那就會被人解說為示弱。這將影響到奧匈帝國在三國同盟中的地位和德國今 後的政策。&rdo;
在得到德國履行同盟義務的明確答覆後,7 月 23 日,奧匈帝國向塞發出
了條件苛刻的最後通牒。7 月 25 日,奧匈斷絕同塞的外交關係,奧皇簽署了 軍事動員令。就在這一天,德國海軍奉命加速裝煤,從國際航行中調回公海 艦隊,所有軍官取消休假,立即歸隊。
歐洲強國誰都知道,局勢發展的關鍵在柏林。英國人建議由德方設法使
維也納放棄那些無法答應的要求,並連續 4 次呼籲,由英、法、德、意 4 國 &ldo;調停俄奧之間危險的緊張事件&rdo;。倫敦當局甚至發出警告:&ldo;整個塞爾維 亞問題已尖銳到使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進行實力較量的程度&rdo;,奧如踏入塞 的國土,則有爆發歐洲大戰的危險。
柏林錯誤估計了倫敦的態度,置這些呼籲和警告於不顧。7 月 27 日,在 德國的催促下,奧皇簽署了對塞宣戰書,翌日 11 點,奧正式向塞宣戰。
德國的如意算盤是,奧對塞挑戰,引來俄國介入,促使俄、奧、德軍事
1 公元前 216 年,迦太基統帥漢尼拔率軍同羅馬執政官在坎尼會戰。漢尼拔以兩翼包抄戰術圍殲羅馬軍。
2 1389 年 6 月 28 日,塞爾維亞人及其同盟者同土耳其奧斯曼人發生大戰,塞敗。從此土統治包括塞在內 的巴爾幹國家達 500 年之久。塞人民為雪國恥,定這一天為全國&ldo;哀悼日&rdo;,每年舉行紀念活動。
3 塞拉耶佛於 1908 年被奧匈帝國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