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迫害為由,指使蘇臺德德意志人黨提出蘇臺德區&ldo;自治&rdo;的要求。捷克斯洛 伐克政府拒絕了這一要求,德國在德捷邊界集結軍隊,5 月 20 日捷克宣佈實 行部分動員。於是出現&ldo;五月危機&rdo;。因為蘇聯重申支援捷克人民對抗侵略, 英法也作出某些強硬姿態,希特勒不得不有所收斂。
&ldo;五月危機&rdo;過後,希特勒於 5 月 30 日正式簽發&ldo;綠色方案&rdo;,規定三
軍的全部力量必須從 1938 年 10 月 1 日起作好全面進攻捷克的準備。但是, 當時德國的實力還不足以同大國發生正面對抗,希特勒在 6 月 18 日簽發的戰 略指令中強調:&ldo;只有像佔領非軍事區和進入奧地利時的情況那樣,我堅信 法國不會出兵,因而英國也不會加以干涉之時,才會決定對捷克斯洛伐克採 取行動。&rdo;&ldo;綠色方案&rdo;則規定要等待或製造一個&ldo;使德國忍無可忍的挑釁 事件&rdo;來欺騙世界輿論,排除大國幹預。
然而,張伯倫的&ldo;全盤解決&rdo;計劃只允許德國以和平方式佔領蘇臺德區, 而不是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在&ldo;九月危機&rdo;裡,蘇臺德德意志人黨在同捷克 政府交涉中,以及希特勒在同張伯倫的交涉中,都一次次地抬高要求,但當 張伯倫表示要中止會談,英 德兩國不惜兵戎相見時,希特勒不得不作出讓步, 放棄一舉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決定暫時先佔據蘇臺德區。1938 年 9 月 15
日,張伯倫赴德同希特勒會談,表示英國&ldo;承認蘇臺德區脫離的原則&rdo;。之 後英法對捷施加壓力,迫使其同意割讓蘇臺德區。9 月 29 日英國首相張伯倫、 法國總理達拉第、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慕尼黑舉行國際會議。30 日,簽訂《慕尼黑協定》。捷克的蘇臺德區和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 給德國。英法以犧牲捷克為代價與德妥協,並未能換來和平。在慕尼黑會議 期間,希特勒&ldo;顯然是情緒低落,對整個議程都顯得暴躁不安&rdo;,回柏林途 中還在對黨衛隊官員說:&ldo;張伯倫這傢伙使我進不了布拉格,真叫我掃興!&rdo;
1並發誓要完成這一計劃。
1938 年 10 月 21 日,希特勒發布《給武裝部隊的命令》,要求軍隊隨時 作好準備,佔領捷克國家的殘餘部分和默默爾。翌年 3 月中旬,希特勒壓服 捷克斯洛伐克新任總統哈查放棄抵抗,指揮軍隊兵不血刃地佔領布拉格,在 捷克的殘存部分建立&ldo;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rdo;,同時鼓動斯洛伐克獨 立,並派兵&ldo;保護&rdo;。
至此,德國完成了&ldo;霍斯巴赫備忘錄&rdo;中規定的建立中歐霸權的步驟。
但澤危機和進攻波蘭的&ldo;白色行動計劃&rdo;
1939 年 3 月,希特勒在德國軍界、經濟界和納粹黨的重要人物會議上宣 布了下一步擴張步驟:
在 1940 年以前,德國要確立對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的統
治。&ldo;到 1940 年和 1941 年,德國將一勞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敵法國進行清算。&rdo; &ldo;當法國被打敗時,德國就將很容易確立對英國的統治,而那時就可以支配 英國在全世界的財富和領地。&rdo;
希特勒在建立中歐霸權後,把擴張目標轉向波蘭等東歐國家,因為控制
東歐地區,不僅可以解除西進的後顧之憂,在小範圍內避免兩線作戰,還可 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