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的瞭解,使拉薩爾主義在工人中很有影響。
1862 年 6 月,拉薩爾發表了他的小冊子《工人綱領》,開始了他的政治 鼓動。12 月全德工人聯合會籌委會請拉薩爾為大會擬訂一個綱領。次年 3 月 中旬,拉薩爾寫了《公開答覆‐‐致籌備萊比錫全德工人代表大會的中央委 員會》。3 月 17 日,萊比錫中央委員會以 6 票對 4 票透過了以《公開答覆》 作為全德工人聯合會的綱領基礎。
在《公開答覆》和《工人綱領》中,拉薩爾提出了一整套機會主義理論, 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貧困是由&ldo;鐵的工資規律&rdo;造成的,解 放工人階級的唯一道路,即廢除&ldo;鐵的工資規律&rdo;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國家幫 助,建立生產合作社,實現&ldo;公平分配&rdo;。而這只能透過爭取普選權,進行 普遍的直接的選舉,由工人階級掌握議會多數才能實現。
為求得政府的幫助和實現普選,拉薩爾竭力支援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自 上而下統一德意志。從 1863 年 5 月至 1864 年夏,(從已發現的材料揭示) 拉薩爾與俾斯麥的書信來往有 36 件,秘密會談 5‐6 次。俾斯麥則利用他控 制工人運動,鉗制自由資產階級。他向俾斯麥獻策,實施普選權,取得工人 擁護,共同對付資產階級;他甚至向俾斯麥透露全德工人聯合會的組織狀況, 工人運動現狀,目前計劃和今後打算。拉薩爾的背叛行徑,使他威信下降, 進而厭倦政治。1864 年 7 月赴瑞士休養,8 月,與情敵決鬥,死於日內瓦。 拉薩爾死後,他的繼任者施韋澤、哈茨費爾特伯爵夫人繼續推行拉薩爾 主義,越發把聯合會變成了一個效忠俾斯麥政府的工具,嚴重地分裂了德意
志工人運動。
埃森納赫派
德國的工人階級對拉薩爾主義並非一致贊成,就在全德工人聯合會成立 後的兩周,邁恩高、柏林、開姆尼茨、加塞爾、紐倫堡和杜塞道夫的工人 發起召開新的聯合大會。6 月 7‐8 日,48 個城市的 54 個協會的 110 名代表 聚會法蘭克福,成立了&ldo;德國工人協會聯合會&rdo;,新聯合會指責拉薩爾綱領 背叛了德國工人代表大會的理想,在德國工人運動中首次亮出了拉薩爾主義 反對派的旗號。然而,新成立的聯合會組織上非常鬆散,思想上仍保留著自 由資產階級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對拉薩爾的批判,對清除德國工人運動 中的拉薩爾主義影響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60 年代的德意志,國家的統一是政治生活中最迫切的問題,因而馬克思
主義與拉薩爾主義的分歧也就集中地表現為工人階級關於民族統一運動中的 策略原則。
當時的德意志政治形勢,國家的統一依然存在著兩條道路,即無產階級 領導的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和普魯士領導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道路。儘管 普魯士的力量正在急速膨脹,實現王朝戰爭道路的可能性日增,但馬克思、 恩格斯還是認為,有可能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不斷加強民主力量的聯合,反 對普魯士王朝的兼併戰爭,透過人民革命鬥爭,消滅一切封建割據勢力,建 立統一民主共和國。而兩條道路鬥爭的結局,歸根到底又取決於容克地主階 級、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三種力量組合的情況。針對拉薩爾片面地攻擊自由 資產階級、同容克結盟的錯誤方針,1865 年 2 月底,恩格斯撰寫了小冊子《普
魯士軍事問題和德國工人政黨》。恩格斯從德意志國情出發,闡述瞭解決民 族統一問題的無產階級的綱領、戰略和戰術。他指出:工人階級絕不能支援 普魯士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