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 當殖民公司第一年大量虧損向政府求援時,俾斯麥僅派去一名專員敷衍了事。
重視它的存在,尊重它的意見,必須注意到在巴爾幹英俄合夥損害奧地利所 引來的嚴重後果。
俾斯麥對自己這一舉動會不會引來英德衝突,是成竹在胸的。他相準 80 年代的格萊斯頓政府已陷入外交困境,料定英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與德沖 突。因為,1882 年,英國出兵佔領埃及,使法國極度不滿。法國利用&ldo;埃及 國際管理處&rdo;不斷給英國製造麻煩。英法爭奪埃及的矛盾十分尖銳。保住地 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這條通往印度和遠東的&ldo;生命線&rdo;,才是&ldo;英國的 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rdo;。其二,1884 年 2 月,英國為阻止法、比對剛果河的 滲透,同葡萄牙訂約,企圖透過它的附庸控制中非貿易的主要交通命脈。這 又引起法國等的憤慨。11 月召開的柏林會議,透過&ldo;最後決議書&rdo;,確定剛 果河流域為自由貿易區。英國在剛果問題上也陷入了麻煩。其三,1881 年爆 發的、於今仍在猛烈進行的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以及愛爾蘭問題等也使 格萊斯頓內閣應接不暇。
被外交爭執所困擾的倫敦當局,果然對俾斯麥插足西南非殖民地表現了 極度的寬容。當柏林宣佈安格臘‐貝肯為德&ldo;保護&rdo;時,1884 年夏,格蘭維 爾在會見俾斯麥的兒子赫伯特時就表態:英國人完全善意地順應德國的殖民 意圖。格萊斯頓說得很慷慨:&ldo;如果德國要成為殖民大國,我能說的話只能 是:願上帝使它成功。&rdo;9 月,格萊斯頓在他的蘇格蘭選區的演說中,非但 沒有譴責不萊梅商人在西南非的殖民活動,反而對德國在這些地方的擴張活 動&ldo;表示滿意、歡迎和高興。&rdo;10 月,在俾斯麥政府宣佈喀麥隆、多哥為其 保護區,並在報刊上對英在尼日河上的殖民擴張大加抨擊後,倫敦仍保持 緘默。次年 3 月,格萊斯頓親切地接見了俾斯麥的兒子,再次表示:他將作 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以滿足德國的任何要求。這些充分說明,英德在西南非 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釀成糾紛,引起衝突,更沒有造成兩國關係的緊張。 其實,俾斯麥不願為謀取海外殖民利益而與英國衝突,他的西南非殖民 是在歐洲外交關係發生新變化時的一項策略措施。其真締就是:脅迫英國同 俄國拉開距離,維持巴爾幹半島上的均勢,挫敗格萊斯頓創立的&ldo;歐洲六國 音樂會&rdo;的計劃。因此,從俾斯麥的外交整體思想看,這個西南非殖民同他 的&ldo;現實&rdo;的外交路線是相一致的,它充其量也只能是大陸政策交響樂中的 一段稍稍變了調的小插曲。正是俾斯麥在其從政期內,始終固守大陸政策這
塊陣地,使他越發為大地主、大資本家所不容。
第六節 俾斯麥的下臺 &ldo;再保險條約&rdo;
三皇協定在恢復後的頭三年裡還算平靜,1884 年 3 月又續訂了三年。這 期間,德俄關係依然在&ldo;三皇政策&rdo;所規定的範圍內擺動。
1885‐1886 年的保加利亞危機,使三皇結盟趨於破裂。1885 年 9 月,保 加利亞人民起義,推翻了土耳其總督,宣佈南北兩個保加利亞合併,親奧的 亞歷山大&iddot;巴滕堡自立為統一的保加利亞大公。沙俄一改柏林會議上的立場, 否定保加利亞的統一,並圖謀將保加利亞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英奧斷然宣告: 不許俄國單獨干涉保加利亞的事務。在它們的支援下,土保達成協議,土耳
其實際上承認南北保加利亞的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