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斯麥正是從以上德國的&ldo;現實&rdo;出發制定了帝國政府的大陸政策,在
19 世紀晚期複雜而又微妙的國際局勢下,俾斯麥合縱連橫,搞均勢,走鋼絲, 使德國成為歐洲外交天平上一塊舉足輕重的砝碼。
三皇協定
帝國建立伊始,在對外關係上俾斯麥首先注重的是使法國無法找到反德 的同盟力量。很長一段時期,&ldo;同盟的夢魘&rdo;纏得他坐臥不寧。&ldo;形勢要求 我們,至少和列強之一透過條約建立起牢固的關係,以便把可能出現的反德 同盟限制在一定的範圍&rdo;,俾斯麥說,&ldo;這個選擇只能是奧地利和俄國。&rdo; 關於德俄關係,俾斯麥認為:兩個國家到現在還&ldo;沒有什麼利害衝突,?? 相反,作為鄰邦卻有共同的利益,&rdo;如瓜分和奴役波蘭;&ldo;傳統的王朝友誼、 共同穩健的君主制政體,以及固有的政治上的一致&rdo;,恰是建立新的神聖同 盟的基礎;更重要的是,70 年代的俄國,由於不徹底的農奴制改革招致了政
局不穩,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正欲從外交上尋求擺脫國內困局的途徑。因此俾 斯麥認為,俄國完全有可能成為德國的&ldo;現實的政治財富&rdo;。
關於德奧關係,俾斯麥充滿信心。因為:(1)奧匈帝國剛成立不久,整頓 內政及平息民族矛盾是其當務之急,若有來自外部的一臂之助,穩定其國內 局勢和國際地位,當然是求之不得的。(2)1871 年下半年,奧曾謀求英奧聯 盟共同對付俄國在巴爾幹的勢力擴張,英國政府踢回短球,支援奧的反俄政 策,卻不承擔同盟義務。這給德國趁機伸手提供了方便。(3)德國在 1866 年 薩多瓦戰役所顯示出來的軍事力量和俾斯麥的寬宏大量,哈布斯堡王朝記憶 猶新。而 1871 年 10 月短命的反德集團‐‐霍亨瓦爾特內閣垮臺,親德的自 由派掌權,又極大地增添了德奧親善的有利因素。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