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56 年,一些東歐國家出現政府機關與群眾關係緊張、社會矛盾激化的 現象,東德從 10 月份起也出現了小規模的反政府騷動,一些人號召舉行罷工 並殺害黨的積極分子。由於東德政府措施果斷,事態在萌發狀態即被制止。 與此同時,國內各報刊在蘇共二十大後也開始討論經濟體制改革問題,倍倫 斯和貝納利等人提出了擴大企業自主權、在計劃中更多地運用價值規律的主 張。1958 年,東德政府跟隨蘇聯之後,對工業和建築業的管理體制進行較大 改組,貫徹地區管理原則,取消 7 個工業部,在同類企業較集中的地區建立 企業聯合公司,具體管理過去由中央工業部管理的企業。但是,由於倉促行 事,出現了地方主義和分散主義,同時,企業日常領導重心移到地方後並未 有效解決企業自主權問題,因而改革未見成效。1961 年,政府又成立國家經 濟委員會來加強對工業和建築業的集中統一領導。
1958 年 7 月,統一社會黨&ldo;五大&rdo;提出了到 1961 年在人均佔有重要生
活必需品和消費品方面趕上和超過聯邦德國的口號。1959 年 10 月,政府宣 布停止執行第二個五年計劃,另行實施旨在趕超聯邦德國的 1959‐1965 年 &ldo;七年計劃&rdo;,預定在計劃實行期間,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幅度為每年 7。然 而,實際情況同預期相反,由於主客觀原因,東德國民經濟從 1959 年後持續 下降:1959 年國民收入增長率約 11,1960 年降為 6,1961 年為 4,1962 年為 2,1962 年夏,東德政府被迫放棄七年計劃。
由於民主德國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水平低於西部德國,隨著東西方
冷戰的加劇和國際局勢的惡化,東德居民大量逃亡西德,據統計,從民主德 國建立之日起到 1961 年 6 月 30 日止,逃往西德的東德居民約有 260 萬(一
說 350 萬)。其中近半數的人是從東柏林逃往西柏林的。因為西柏林位於民
主德國境內,東西方關係緊張後,東西德邊界線實行封鎖,而東西柏林之間 只有一條分界線,人們往返並無多大阻礙。為了阻止外逃,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國對整個西柏林邊界實行封鎖,並開始築起一道長 161 公里的柏 林牆。柏林圍牆的構築阻止了逃亡人流,穩定了民主德國的社會秩序。
東德在執行&ldo;七年計劃&rdo;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後,統一社會黨內很多幹部 和理論界學者都主張實行改革,認為傳統的經濟管理體制有礙社會主義發展 動力的充分發揮,違背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為此,統一社會黨中央成立工 作小組,準備實行體制改革。1963 年 1 月,統一社會黨召開&ldo;六大&rdo;,提出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是黨的戰略任務,要在高度科學技術水平的基礎上,根據 本國具體條件和可能,運用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發展國民經濟。同年 7 月, 政府透過《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新體制的準則》,決定從 1964 年起在全國實 行。新體制的主要內容是:擴大聯合公司的經營管理權,使它成為一種&ldo;康 採恩&rdo;;在堅持國家計劃的基礎上,廣泛利用經濟槓桿,推行經濟核算制; 實行工業品價格改革;改革國家投資撥款制,推行以自籌資金和銀行貸款為 主的企業投資制。1964 年 2 月,烏布利希在統一社會黨六屆三中全會上又一
次強調,民主德國的經濟改革應當體現自己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國家的特 點,表明民主德國不能走蘇聯的老路。
改革初期,效果較明顯,1967 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