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鬥氣 (第2/4頁)
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原回陝西也多半得死路上,還不如暫於揚州尋個安身之所,立刻就答應了。
實際上崇禎這會兒也迷糊呢。
因為公文裡的古元叛賊頭目變成王本仁了。
別說朝廷不知道咋回事,就連鳳陽府諸多民軍頭目也不知道咋回事,他們光顧著內訌了,誰顧得上誰是皇上啊。
經過兵部研究,人們一致認為,所謂的古元真龍皇帝本來就叫王本仁。
陝西人,延安衛塞門所百戶出身,崇禎三年偽託平叛被殺,金蟬脫殼,隨後脫伍以偽號張幟行叛亂之事,於中都做大,遂複本名。
因為兵部軍籍上,塞門所真有一個百戶王本仁,死於崇禎三年。
那人是總跟剛上任的千戶對著幹,被任權兒派到外面剿賊,被流賊放冷槍幹掉了。
崇禎的第二件要緊事,則是要抓緊時間送走倆人。
一個是唐王朱聿鍵,另一個是東閣大學生錢士升。
崇禎對總愛現眼的唐王討厭是由來已久,捏著鼻子都快忍不住了。
這個月,唐王又上了一封奏疏,稟報南陽大饑荒,說出現母親烹食女兒的事,請求朝廷賑濟。
事情對崇禎觸動挺大,上月準賑出現人相食的山西一省,才撥了三萬五千兩,這次僅是一府,就撥了三萬兩。
因為皇帝很難想象人餓到相食是什麼樣子,但他有女兒,可以去想象什麼情況才會讓母親烹食女兒。
不過災雖然是撥款賑了,卻也讓崇禎更討厭唐王朱聿鍵。
討厭到想要把他弄死的程度。
南陽既然是一個府,為啥出了事,是由藩王朱聿鍵上奏?
因為南陽府的能吏賢官兒都讓唐王攥著宗人法送到大牢裡了,遇事當然只能他這個平時不管事的王爺上疏。
崇禎認為這種玩意純就一國家敵人,一定要想辦法把他弄了。
實在是朱聿鍵這個人,把宗人法讀得太熟,整個人以身合法,上綱上線,才讓崇禎拿他束手無策。
另一個東閣大學士錢士升,也讓崇禎討厭得很。
某種程度上,崇禎對大明的現狀是束手無策的狀態。
這個朝廷看上去規規矩矩的,就是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他就總喜歡幹一些有表演性質的事,心態類似正常的大夫已經救不了命了,把腦子都使到蒐集民間偏方上。
就比如首任河南總兵張任學的任命,當時他文官想轉武將,朝廷諸臣都給提了建議,張任學勇於任事,那皇上就給他加個監管軍務的差遣,做的都是一樣的事,沒必要轉任武官。
崇禎不行,那樣演出效果不夠爆炸。
他就要展現出自己不拘一格用人才,揮手給張任學封了河南總兵官。
張任學乾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當今聖主用人不拘一格,以期待弄來些天縱之才。
事實也確實朝崇禎想要的那個方向發展,現在天天都有規矩之外的人,跑到皇宮外試圖讓皇帝聽見自己的聲音。
就比如今年年初就有個叫陳啟新的武舉人,到正陽門外上書,表示朝廷弊病就是科舉人用,應該停科目、舉孝廉。
崇禎又給這個武舉出身的傢伙,特授吏科給事中。
崇禎的邏輯很正,表演歸表演,但不能拿朝廷大政開玩笑。
你想當武將,我給你武將帶兵試試;你覺得科舉有問題,那你就當個給事中,監察六部,糾彈官吏,看看到底誰有問題。
但你想要點子王容易,可是等點子王真來了,你別害怕就行。
這個月,一個叫李璡的江南籍武學生,上疏把朝廷點炸了。
李璡上疏說,致治在足國,災民得救、兵食有著,才能治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