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阿彌陀佛‐‐&rdo;前來迎客的沙彌迎頭被扣了一頂壓死人的大帽子,連忙辯解,&ldo;施主,此地佛堂,不可妄語。今日有女香客前來做法事,本寺不宜再接待施主,還請施主見諒。&rdo;
&ldo;這麼大的寺廟,她們自做法事,我家少爺不過去大殿上拜拜菩薩,哪裡就怕衝撞了不成?&rdo;小廝仍不肯罷休,&ldo;莫非你是怕我家少爺拿不出香油錢?&rdo;
&ldo;阿彌陀佛‐‐&rdo;沙彌又被扣了一頂愛錢的帽子,&ldo;施主怎說這話,實在是女香客早已與本寺打過招呼,且是為家中亡人做法事,不可褻瀆,還請施主見諒,不要難為小僧。&rdo;
&ldo;罷了罷了,知墨,不要再爭論了。&rdo;另一個少年聲音響起,打斷了小廝後頭的話,&ldo;既是今日不巧,我們改日再來便了。&rdo;
&ldo;少爺,那怎麼行!&rdo;小廝急了,&ldo;今兒可是夫人生辰,您還不是為了這個來上香的?若是過了明日,可就不是正日子了。&rdo;
韓老夫人將這些話都聽在耳中,轉頭對同喜道:&ldo;去跟小師傅說,就讓這位公子入寺上香便了,橫豎他只是一人,也礙不著我們什麼,與人方便自己方便。&rdo;
同喜答應一聲就過去了,片刻之後,便見一個十四五歲的錦衣少年自山門裡出來,走到韓老夫人轎子前頭便做了個揖:&ldo;多謝老夫人成全。&rdo;
韓老夫人坐在轎子裡頭看了一眼,見這少年面如冠玉,其相貌不在韓晉之下,身上穿的是蜀錦袍子,頭髮用一根錦絛束著,上頭還鑲了一顆珍珠,難得顏色是深黑,光澤又好,不仔細瞧不起眼,細看便知是顆罕見的黑珍珠,價值不菲。
韓老夫人活了五十多歲,孃家也曾顯赫過,夫家更是世代為官,好東西也見過許多,此時見了這少年打扮,便知道非富即貴,就連身邊帶的那個小廝,身上穿的也是官緞直裰,說的更是一口官話,地地道道京城口音。
沔陽到底是小地方,這樣的人屈指可數,韓老夫人心裡輪了一輪,就猜這少年多半是京城來北麓書院讀書的,只可惜韓太傅臥病這些年她不曾出門,韓家門庭也日漸冷落,實在不知這少年是京城裡哪家勛貴的公子。北麓書院如今有不少官宦人家子弟,何況京城裡高官多如狗,隨便來一個也不能得罪‐‐當然,韓家人從前也在此列,只是現時不比往日,也就說不得了。
這一會兒工夫,韓老夫人已然將這些念頭在肚裡過了一圈,口中溫和道:&ldo;不必客氣,小公子一片孝心,佛祖自鑒,必然心想事成,請裡頭去罷。&rdo;不過是上幾支香的工夫,耽擱不了韓家做法事,又何必不結這善緣呢。
第32章 上香遇外人(下)
那少年謝過韓老夫人,就帶著小廝知墨去大殿了,這邊住持迎出來,將韓家人先迎到了後院禪房,單手打了個問訊道:&ldo;阿彌陀佛,真是對不住老夫人,還請老夫人稍等片刻,法事一切皆已齊備,只待方才那位公子上罷香離開,便可開始。&rdo;
韓老夫人含笑道:&ldo;住持何出此言,都是來拜佛祖的,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正好我們娘兒們一路上山來,也該先梳洗一下才好去前殿,免得褻瀆了佛祖。&rdo;
住持見韓老夫人並不怪罪,心裡鬆了口氣。他也看出那少年衣飾華貴,又是說來給母親上香的,並不想得罪,如此兩全其美自然最好,於是又連說了幾句好話,並保證今日法事眾僧都會盡心盡力,為亡者祈來世之福,這才退出去。
後院這禪房不大,但今日只供韓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