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自私,從來都不可恥 (第1/1頁)
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人對待他人和社會通常是兩種態度:要麼是以自我為中心,他人和社會是從屬地位,這種通常被稱之為自私;要麼是把自我放在他人和社會後面,凡事考慮的都不是自己,這種通常被稱為無私。
人存在的根本在於慾望,慾望是前進的發動機。因為有慾望的存在,才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勇氣和意義。不管是對權力的迷戀、自由的追求,還是對財富的嚮往和愛情的執著,都是慾望下的孜孜追求。
許多人在道德的苛求下,把捨己為人奉為至高品德,認為做人的最終目標,就是成就他人的無私行為。然而,不管是慾望驅使下的權力、自由、財富、事業、愛情,還是其它存在的要求,都是自己的事。
有人把畢生的追求放在事業上,有人沒有了愛情就不想苟活,有人沒有了權力就徹底頹廢,有人失去了自由就放棄生命。然而所有的這些外在,都是自己存在的根本,與他人無關。
當你失去生命,沒有了自我,無私就變成了一個笑話。你再怎麼想為他人和社會做貢獻,生命都不存在了,再冠冕堂皇說其它那就是自欺欺人。人性,先有了自私的生命,才會有無私的奉獻。
大河有水小河滿,這是人所皆知的道理。所以總有人把大河放在小河前面,認為大河的重要性高於小河,犧牲小河是應該的。然而卻忘記了,大河能有滔滔河水,正是許多小河的涓涓細流匯聚而成。
一條小河或許不起眼,兩條小河還是不起眼,當所有的小河都斷流,或者說大部分小河都斷流了,那麼大河是一定沒有水的。小河有水才會大河滿,小河無水那就是大河干了。
先有人才有群體和社會,如果每一個個體都不受重視,那麼個體就不會有凝聚力,群體的優勢就得不到發揮。一塊草地引不來千里馬,但一塊草場和整片的草原,一定可以千里馬的。
不可否認,匯聚成集體的力量很強大,但這個強大一定是建立在一個一個個體的基礎上。如果讓個體完全放棄自我,完全服從群體,那集體最終難免分崩離析。抱團是為了取暖,而不是讓自己更寒冷。
考慮自己並不可恥,反而是人性本該有的體現。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利益都不考慮,你能指望他去考慮別人的利益嗎?自己都餓著肚子,卻還想著怎麼幫別人乞討,是很偉大,但更傻。
如果你有著超凡的能力,那麼你要做的不是捨棄自己去幫助別人,而是努力保全自己,然後去幫助更多的人。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看似讓人感動流涕,但卻失去幫助更多人的機會,何嘗不是對他人的傷害呢?
有時人總是討論,一個年輕為救助一個年老的生命值不值得。其實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職責的問題。不管是年輕的生命,還是年老的生命,同樣應該受到尊重,而職責是自我價值的體現。
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其實就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只不過帶著事業的光環,讓人看起來高大上而已。為事業、為金錢、為權力、為愛情,其實都是一樣,都是為個人利益服務。
之所以自私被人詬病,就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一個人只為金錢、權力考慮,對他人沒有幫助,所以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反過來想,他人認為的自私,其實就是因為別人沒有幫助到他,讓他得到好處,這不也是自私嗎?
生命對任何人來說都只有一次,讓自己活得更好,無可厚非,只要是沒有傷害到他人,就應該被尊重。你所認為的自私,只是因為別人沒幫到你,但你同樣生於這天地之間,憑什麼要別人幫你?
不管是能力大小,為自己而活,以自我為中心,都是合情合理的。自私,從來都不可恥。如果說自私可恥,那便是嫉妒別人的能力,憎恨別人不幫你。只要不傷害別人,自私就是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