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真假難辨,才是世界的本質 (第1/1頁)
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生一世,聽到的、看到的、經歷的、想象的、夢見的,孰真孰假,有時真的很難分得清楚。這個世界,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聽到的也不一定是虛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似真似假,似假似真,才是人生。
你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別人想給你看的;你所聽到的,可能是別人真的想讓你知道的;你所經歷的,都是別人安排好才出現的;你想象的和夢見的,都是在另一個時空所存在的。不要輕易判斷真假,不要輕易認定真假。
一個人的言行一致,通常被認為是真的;一個人的言行不一,通常被認為是假的。然而,一個人的言行,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機性,可以刻意地引導,所以一個人是真是假,從來都不是很容易判斷。
瞭解、懂得、知道事物的本質,才能真正明白你所知道的是真是假。月光灑落在這個世界,你認為它是真,認為那是月亮的世界的恩賜。然而,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它只不過是反射了太陽的光。
有時候就是如此,你所聽到的、看到的、經歷的、想象的、夢見的,並不一定就是原本的東西,可能是別人或自己故意設定出來讓你感觸的。失去本心的東西,不再是原來的東西,變得虛假了。
人性是極其複雜和難以理解的,有些人為了一定的目的,可以使用手段,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是兩面派的常態。人前對你無微不至,背後卻是使用各種手段把你推入萬丈深淵,那這個人是真實還是虛假呢?
活在這世間,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目的,哪怕是做一件簡單的事,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內心需求的。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光明磊落地行事;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地做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是人的本能,只要不傷害他人,自私無可厚非。因此,任何人在面對他人的時候,都很難做到一直保持初心,總會為了某一目的而呈現人前人後不同的兩種態度。
真假,有故意,也有無心,很多時候只是目的不同。有時候,為了他人,會有善意的謊言;有時候,為了自己,會有惡意的欺騙。即便是為了你好,但是謊言就是假的;欺騙更是如此,本就沒有真實。
一件事情,是真是假,有時並不是當下就能判斷。或許是本心所做,但最終的影響卻是在以後,當下的事情的理解並不能完全適應以後的標準。就像在很多年以前,人們認為太陽是世界的中心一樣,現在就知道那是假的。
所以,有時你認為的真,不一定是真,你認為的假,也不一定是假。人的認知總是有限的,超出認知範圍的東西,真假的判斷總是容易出現誤差。或許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如此,真假相互交替。
想象和夢境正是如此,它們的出現,超出了人們當下的認知,想象和夢境中發生的事,與現實是否有聯絡?因此,很難說想象和夢境的事情就是虛假的,也許是另外時空的真實,而你是旁觀者。
比如,看著太陽東昇西落,作為旁觀者,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你也明白那是當下的真實。想象和夢境中,其實你都是一個旁觀者,看著裡面的故事如電影般播放,而現實中的你卻觸碰不到和改變不了。
另外,在不同人的感官中,真實和虛假可能是對應的。站在地球上的人,太陽東昇西落,這是真實的;然而對於站在金星的人來說,太陽西升東落,這才是真實的,而對站在太陽上的人來說,他根本就沒有動。
所以,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也是虛假的。所經歷和發生的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真假難辨、真假交替,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如果你認為它是真實的,那就真實;你認為是虛假的,那就是虛假。真真假假,在於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