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田秀望著太子斌糾結不已的時候,太子斌再次開口:“老師如果認為學生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請您指教,學生願意聽從您的教誨!”
“太子,我想問問您,如果您即位之後,準備如何治理趙國呢?”
田秀想試探一下太子斌的想法,如果這小子也像趙悼襄王那樣不思進取,就讓他該死哪去就死哪去,但如果他知道該怎樣當好一個君王,那自己就算是冒著改變歷史的風險,也得救他一把!
不然等他死了就該趙王偃那個坑比繼位了,話說也不知道趙王偃這坑逼出生了沒?
“該如何去治理趙國?”太子斌像是被田秀的問題問懵了,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見此,田秀不免有點失望,不過聯想到對方才八九歲,怎麼可能懂治國的策略?
我好像有點強人所難了!
正當田秀準備換個話題的時候,太子斌開口了:“學生以為,將來我趙國當以仁孝治國,學習秦國的制度,完善我們的法令,改革我們的弊政!”
太子斌這幾句話,聽起來好像沒啥了不起,但對方今年才八九歲呀!
一個八九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道理,這已經很不錯了!起碼田秀八九歲的時候說不出這樣的話。
為了繼續試探太子斌內心的真實想法,田秀又接著問道:“您認為趙國當下有哪些弊政?”
面對田秀接二連三的提問,太子斌只以為是對方想要考驗自己,因此不敢馬虎,在思索了半天之後才說出了心中的想法:“老師,學生以為我國政策上最大的失誤,就是連年伐齊!”
伐齊這個國策是趙惠文王制定的,由於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大量的良田被改成了馬場趙國嚴重缺糧,為了解決趙國缺糧這個問題,趙惠文王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去攻打周邊的國家,搶奪他們肥沃的土地來彌補趙國缺糧這個問題。
而趙惠文王選中的目標就是齊國,齊國在趙惠文王時期經歷了五國伐齊元氣大傷,齊地又都是膏腴之地,因此趙惠文王才盯上了齊國。
惠文王后期幾乎就是在不間斷的伐齊,哪怕是把田單騙到趙國來,也是趙惠文王為了削弱齊國的實力,從而下的一步大棋。
趙惠文王為了滅掉齊國,可是費了不少心思,滅齊儼然成為了趙國的國策,太子斌公然批判先王留下的國策,是一種十分大膽的行為。
換成了其他人,恐怕要斥責太子斌狂妄了,田秀卻並沒有反而來了興趣:“請太子說一說我國這個政策有何處失誤?”
太子斌一聽田秀居然沒有怪罪他指責先王的國策,反而來了興趣,立即將心中的想法一股腦都說了出來:“我趙國的確是缺糧,但學生認為,我們想透過掠奪其他國家的城市土地來彌補這個缺陷的決定是十分愚蠢的,最起碼我們不應該將我們攻打的矛頭對準齊國。
齊國乃霸主遺業底蘊雄厚,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滅掉,想要吃掉齊國,只憑我趙國一國,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們不間斷的攻打齊國,除了能消耗我們和齊國的實力之外,對我們兩國沒有一點好處。
目前學生認為我們兩國的敵人應該是秦國,齊國應該作為我們的潛在盟友,哪有盟友之間彼此攻打的道理呢?因此我認為先王制定的這個滅齊的國策,實際上是個重大失誤而且很愚蠢!”
我尼瑪!神童啊!太子斌才八九歲就能有這樣的心胸眼界,不叫神童叫什麼?
事實上正如太子斌所說,趙國攻打齊國的決策是非常愚蠢的,關東六國真正的敵人應該是秦國,可六國非但沒有團結起來對抗秦國,反而彼此之間攻伐不休。
原歷史上,趙國在窮途末路之時,竟然還將擴張的矛頭對準齊燕二國,想要透過掠奪齊燕二國的土地,彌補自己被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