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滅,除非秦國能擁有仁愛和寬容,否則這樣的國家,終有一天會灰飛煙滅!”
田秀堅定的語氣讓年輕人陷入深深的懷疑。
難道思想的力量真的比利劍更強?
“您說秦國沒有思想,那其他國家就有嗎?”
年輕人一臉好奇的請教道,此刻他好像已經忘記了自己跟田秀還是敵人。
“其他國家也沒有思想的力量,而且比起秦國,六國要更加腐朽!”
田秀搖著頭,語氣中盡顯落寞。
秦國的確很殘暴,但是依靠著嚴苛的刑法,秦國對各項政令的執行力遠超關東六國。例如秦國第一天要修一條路,第二天就可以立馬開修,官府說多長時間通車,那限定時間內就一定會通車。
關東六國的執行力就遠遜色於秦國,關東六國想做一件事,往往要經過反覆扯皮,即便政令得以透過各級官吏也要拖拖拉拉,一項政令往往是年初下達的,或許要到年尾才能在全國各地實行。
秦滅六國,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
儘管如此,田秀本人卻對秦國的制度嗤之以鼻,在田秀看來秦國走的完全就是弱化版的軍國主義道路。
秦國和後世的德二一樣,都是軍隊至上,一切以軍隊為先,秦法立足於耕戰,所以要不斷對外擴張,只有如此才能讓帝國不停發展。
得益於強大的秦法,秦國在對外擴張時,國民的熱情要遠高於關東六國,所以他們才能一直戰無不勝。但是秦法和軍國主義一樣有一個共同的弊端,國家一旦停止擴張,那麼內部的各種矛盾就會顯現出來。
強如始皇在統一天下後,也要不斷對外征戰維繫秦法。其中固然有始皇好大喜功的成分,但更為重要的一點秦國立足於秦法,即便是始皇,也只能透過不斷的擴張和掠奪來維持國內的穩定。
在始皇經歷了幾次失敗之後,秦法的種種弊端就顯現了出來,最終秦國與大多數軍國主義國家一樣,因為戰爭而走上了一條毀滅的道路。
想到將來秦國悲慘的命運,田秀不禁一陣搖頭。
年輕人看著田秀,好奇的問道:“既然關東六國比秦國更加腐朽,您為什麼要勸我離開秦國呢?”
田秀沉吟了片刻,道:“秦國和六國實際上都沒有前途,只是我認為六國或許還可以拯救!”
“哦?”年輕人愣了一愣,追問道:“我愚笨,請您指教!”
田秀摩挲著下巴,沉聲說道:“秦國立足於秦法,更改秦法等於自毀根基!因此秦國無藥可救。而六國雖然腐朽,但我正在追求和探索一個能讓國家擁有思想的辦法,只是我需要時間去慢慢摸索!”
田秀說的這種思想當然不是覺醒民眾的意識鬧革m了,他所說的思想是將儒家的忠孝節義灌輸給百姓,令百姓明白禮儀廉恥,懂得忠君愛國,從而打造起一支真正的仁愛、勇武的軍隊。
春秋戰國時天下大亂,諸侯彼此攻伐,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君王真的將儒家思想灌輸給百姓,所以百姓並不知道禮義廉恥,更不知道忠君報國。
這話並不誇張,對百姓而言他們只是替君王服役繳納該繳納的稅賦,君王也只是把百姓當作稻草一樣利用。
這就像一位聖賢說的,君王將百姓視作草芥,百姓也會反過來將君王當做獨夫。
直到董仲舒後,儒家思想正式被漢武帝灌輸給百姓,這時百姓才知道了忠君,知道禮儀,知道了什麼叫廉恥。
後書許多人說儒家誤國實際上是錯誤的,儒家對華夏曆史的貢獻是極其重大的,正是因為有漢武帝獨尊儒術,皇權被進一步鞏固,武帝才能真正改變漢朝初年的無為而治,從而帶領漢朝與匈奴進行全面戰爭。
所以說實際上漢武帝之後西漢能夠迅速蓬勃發展,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