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顯然,胡亥是名義上的秦二世,但實權在趙高手中。所謂的秦朝暴政,未必真該由秦二世負責,而秦帝國的整體崩潰,更未必是所謂暴政引起。
二世而亡不怨我
秦始皇在時,用嚴刑峻法將全國治理得服服帖帖,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秦始皇一死,叛亂(起義)便風起雲湧,最先揭竿而起的是著名的陳勝、吳廣。陳勝、吳廣是普通公民,他們的口號是著名的&ldo;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do;。這是一個反對人類社會劃分階級的政治訴求,這在中國先秦或西方封建社會都是絕不允許、事實上也不存在的一種思維方式。我們不妨將其視為秦朝,也就是中國特色封建社會模式開啟後,國家公民的第一次政治宣言。
但陳勝、吳廣很快就被鎮壓,並未撼動秦帝國的統治基礎,更多的是起了一個導火索作用,喚醒了原六國勢力,這其中包括六國貴族和六國民眾。
秦國統一中國後,要求全國都套用原秦國的社會體系,取消一切貴族特權,用統一的郡縣制直接管理全國人民。顯然這操之過急了,當初商鞅用了各種技巧才在秦國達成變法,現在要用嚴刑峻法強迫全中國人跟隨,這當然可以成為六國舊貴族號召全民反秦的好理由。而由於秦朝不搞殖民,原秦國民眾付出極大艱辛征服六國,卻並未獲得任何實惠。原六國民眾雖然戰敗,卻同樣是國家公民而無須淪為奴隸分給原秦國民眾。既然這樣,原秦國民眾還拼命支援你秦國幹啥?你的國號更好聽麼?
陳勝、吳廣打響反秦第一槍後,原六國貴族紛紛站了出來,恢復舊秩序的號召得到大多數人道義上的響應,大家共同推舉楚懷王熊心為義帝(義是假借的意思,在此用法相當於義足、義肢),帶領大家共同反秦,目標是廢除秦朝苛政,取回六國故土。
由於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叛軍很快發展壯大,而秦軍主力一部分還在北方打匈奴,還有五十萬大軍正在徵討嶺南。面對國難,這些部隊都採取觀望的態度,不回救鹹陽。拱衛鹹陽的只有王離、章邯等部,但人數較少,士氣又低落。趙高又強徵大量民夫,甚至組織刑徒充軍,秦軍士氣和訓練值被進一步拉低。
叛軍中的原楚國舊將項羽最猛,直撲關中,王離、章邯率軍迎戰。項羽自稱&ldo;力拔山兮氣蓋世&rdo;,更被後人吹成一代戰神。其實論戰鬥力,在自商鞅時代傳承而來的大秦銳士面前,什麼西楚霸王,吸杵靶王還差不多!無非是秦國內政出了問題,秦軍不願打而已。項羽也深諳其理,必須速戰速決,不然匈奴或者嶺南的主力隨便回來一支,他就真的會被秦軍弩陣杵成靶王。所以項羽玩了一出著名的&ldo;破釜沉舟&rdo;:渡過漳河後砸爛自己的船和鍋,不留後路,只用三天時間大敗秦國刑徒和民夫大軍,避免了真正的秦軍趕來。
後人非常崇拜項王勇往直前不留後路的英雄氣概,其實都被誤導了。他不是不留後路,而是他本來就沒有後路。要是他不能快速殲滅面前的王離部,稍微耽擱幾天,秦國援軍來了他一樣是死。釜和舟本來就沒用,所謂破釜沉舟只不過是用一種直觀形象的方式,把他們所處的困境解釋給他那些不太識字計程車卒們而已。
項羽將民夫大軍牽制於外圍,另一位出身楚國平民的劉邦則趁機直搗關中,進逼鹹陽。王離進退兩難,乾脆投降了項羽,鹹陽方面更無力抵禦劉邦大軍,敗局已定。
而趙高對秦二世採取隔離,不讓外界給他通訊息,但他似乎也嗅到風聲,宣稱做了個不吉祥的夢,到河邊沉白馬祭祀。趙高認為秦二世有脫離控制的傾向,決定把他除掉。趙高遣其女婿長安令閻樂去殺秦二世,又演了一齣戲,謊稱追捕盜賊,率兵沖入禁宮。
秦二世見閻樂帶兵沖入,非常憤怒,連忙呼喚左右,誰知左右都不敢來保護他。秦二世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