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秋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場比賽對比中國隊和加拿大隊的場面可謂截然不同,除了開場中國隊藉著主場之利連續發起幾次頗具聲勢的搶攻以外,中國隊幾乎是被烏拉圭隊壓著打。
尤其在烏拉圭隊逐漸進入狀態以後,中國隊甚至一度難以透過半場。
“……迪亞洛,直傳球找到烏奈西蒙,做一個撞牆,分邊,阿爾瓦雷斯再傳,到禁區裡面,迪亞洛打門!”
皮球貼地直竄後點,最終是偏出了球門。
“差之毫釐,中國隊逃過一劫啊,這段時間烏拉圭隊的攻勢十分緊密,中國隊要小心了。”
這種局勢的艱難恐怕是在賽前,無論是中國隊的球迷還是中國隊隊員都始料未及的。
烏拉圭隊進入比賽的狀態非常之快,也完全沒有因為友誼賽邀請賽的性質而放緩節奏,這場主打442陣型的烏拉圭隊在比賽一開始就用逼搶化逼搶的方式和中國隊展開了針鋒相對的交手。
在新世紀早期,當年的中國隊在國家隊正賽中發揮低潮,但是在友誼賽裡還是斬落了一眾豪強,其中不乏1:0法國,2:1阿根廷,2:2巴西和1:1西班牙的經典場面,引得無數球迷懷念。
但後來隨著中國隊徹底陷入低潮,中國球迷回過味來,才意識到這不過是一場粉飾太平的騙局,曾經“工體不敗”的譽美稱詞也變成反諷的經典。
於是此後,像這樣型別的友誼賽逐漸不被球迷買賬,中國隊友誼賽的交手物件也變得務實起來,從法國德國阿根廷,變成了越南,緬甸,烏茲別克等等。
直到這次中國舉辦新華杯,當邀請名單中出現加拿大,摩洛哥甚至是烏拉圭時,一些老球迷不由自主地回憶起當年“工體不敗”的神話。
尤其在首輪中國隊幾乎以全面佔優的場面戰勝掉加拿大時,友誼賽,場面球的說辭又開始大為冒頭。
只是如今輿論風向有些變化,老球迷說話未必有足球圈的人迷們響亮,所以陳懿延飛鏟戴維斯的節奏堪堪蓋過了這一層。
但對如今這支中國隊的質疑絲毫沒有減弱。
中國隊脫離世界足壇太久,一個最關切的問題始終縈繞在無數球迷心頭,那就是中國足球如今的實力究竟在世界上佔據著怎樣一個席位。
兩平日本,勝平沙特,小組賽六勝四平出線的中國隊,在經歷了最初熱火烹油的讚譽和追捧後,又陷入到一種情緒複雜的審視中去。
所以即便是全面佔優地勝過了加拿大,面對這樣一個結果,中國球迷在心底首先泛起的卻是猶疑。
加拿大可是世界盃八強,中國隊就這麼贏了?
日本隊至今最好的成績也只是16強,可兩場世預賽,中國隊被日本隊在控球和進攻資料上全面壓制,任誰都知道,兩場平局中運氣的因素恐怕要佔到大頭。
於是這份懷疑就油然而發了,認為友誼賽不過是場面球,中國隊肯定是內定冠軍,而其他隊伍都是拿錢辦事,出工不出力,配合著給球迷做秀。
這份懷疑在無數球迷的心中潛藏滋長,但有部分球迷卻在回味時猶其感覺到一股不甘心的酸澀。
憑什麼中國隊不能這麼強呢?
憑什麼中國隊不能贏下這些強隊呢?
憑什麼中國隊每贏下一場,每拿下一分都要被指摘是僥倖呢?
憑什麼中國隊取得的勝利要是虛偽和廉價的呢?
一片火紅在翻騰,不息的吶喊和招展的旗幟匯聚成躁怒的風暴,席捲了整個鳳凰體育場,鳳凰于飛,這是浴火後的啼鳴!
足球場上,7140平方的空間裡,身穿淺藍色經典球衣的烏拉圭隊,如一道海水般在這烈火風暴之中浪湧潮生,南美的土地有最狂熱的怒濤,這樣的煉獄遠不足以使他們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