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未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兄,次子,甚至未來姑爺都在北疆戰場搏命,讓他去真定守供給最恰當不過了。
於是太子吩咐下去,給周紀秋一個新調令:到真定當縣太爺去吧!
太子在陳峰退下後,又招來一個暗衛,問他:「林士海的情況怎麼樣?」
暗衛回到:「清醒過一次,也問了他東西所在,只是屬下的人去時,那裡已經被人翻找過,東西已不在。」
太子擰眉思考片刻:「你以前說,知情人只有林士海和他夫人,東西不見有可能是別人偷走,也有可能是他夫人動了手腳。她用一死換夫君活命,定然不會不把那些證據藏好,這樣知情人肯定是她兒女,去查!」
暗衛領命而去。
當天三爺周紀秋接到調令,明天便啟程去真定走馬上任。
周家又忙作一團。
趙老太太這次堅決跟著去真定,為得是等戰火一平息,她就近便歸故里。
葉落歸根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強烈,她不許自己客死他鄉。
一貫說一不二的老太太真的下了決心,誰也擋不住的。
最後除了四爺夫婦找了藉口留下外,其他人都將隨三爺去真定任上。
周家正忙亂,卻有人匆匆來訪,是張晴母親張夫人。
她和王氏相互見禮後,眼圈一紅。
之前剛聽到北平失守,未來女婿生死不明,她是何等揪心煎熬不必說,偏偏那個冤家閨女死活還要嫁過來,不答應就絕食。
周家仁義,早就透露取消婚禮之意。
可那個冤家卻不知好歹,說是死也做周家鬼,大不了守周家老二的牌位一輩子。
她上輩子這是造了啥孽喲!
生了這麼個冤家,年紀輕輕這還在哪兒啊?
說守一輩子,這不是摘了父母的心麼?!
總算得知姑爺平安鬆了口氣,婚禮卻是得延遲。
不因別的,準新郎官還在戰場,肯定趕不回來。
哪知那個冤家居然還要按原日子嫁,說新郎不在場,大不了和公雞先拜堂。
這是什麼糊塗話?
和公雞拜堂的那都是啥人家?啥情況?
當王氏聽明白張夫人的意思,心裡對張晴這個至情至性的女孩子更是疼惜萬分。
越是這樣,周家越不能那麼自私,委屈這麼好的姑娘。
王氏想了想,懇切的說:
「對晴丫頭,我的喜愛與親閨女不差幾分,是絕對不會委屈她的,只是孩子一片赤誠,也不好太相悖。」
王氏親手為張夫人端過茶水,方接著說:
「我有一個建議,親家且聽一聽。我家老爺明天就啟程去真定任職,我們全家隨後都去。咱就把成親地點改到真定,那裡離北都近,霆兒趕過來拜個堂還是應該可以的,就是得煩勞親家給晴丫頭送嫁送得遠了些。婚禮也不像在京城辦的熱鬧,總還是委屈了她。親家你看可行?」
張夫人略想了下便同意了,誰讓自家閨女不爭氣呢?
周家厚道,處處為自家圓臉面,也不枉那丫頭的一片痴心。
於是她急匆匆告辭回去,和自家不爭氣的冤家說了周家意思。
張晴也沒再鬧,知道這都是為她好,更知道自己讓父母為難實屬不孝。
可那個傻傻對她好的少年已經左右她幾乎所有的情感,讓她明知對不起爹孃,卻勉強不了自己的心。
愧疚讓她一邊哭稱女兒不孝,一邊給張夫人重重磕頭。
母女抱頭痛哭。
第二天周紀秋就啟程先行了。
周家由周霽代兄去張家下大定,重視程度不次於當年對張清敏,只在聘禮上略略次於長子媳。
兩家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