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求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茶跑了大半個城,才買到。
她小時候跟著外婆養過蠶,自己還是第一次當養蠶主力,沒敢多買,也怕那些桑葉不夠。
回到家,把留作堂屋的房間收拾了出來,當養蠶基地。
這事程樘幫不上忙,只能在精神上支援她。不對,在種桑樹這事上也支援她了。
陳茶想養蠶得有自己的桑樹地,她提議把自家耕地裡都種上桑樹。
如果換了錢榆村其他男人,堅決不會同意陳茶這麼做。
在錢榆村耕地就是村民們的生存之本,改種桑樹這種不能吃不能喝的植物他們堅決是不肯的。
錢榆村的村民在陳茶眼裡是極其迂腐,他們想守財奴一樣守著那一畝三分地,特別排斥嘗試新鮮事物。
程樘卻不怎麼在乎,這地本就是陳茶要回來的,再說他們現在也確實不指望地裡這點錢生活。
別說他做床墊賺錢,就是陳茶的小賣部一天的收入也能趕上一個出去打工的壯丁。
當然,就是沒有其他生意,程樘也願意支援陳茶。
自己的女人,就該寵著。
他們買來桑樹苗往地裡種的時候,錢榆村其他村民正在忙著翻地種黃大豆。
播種之前也是一道又一道工序。
第一步叫犁地。或人力或牲口拉著耕犁在地裡走一遍,把帶著小麥根的地層都翻下去。
然後就是耙地。耙是一個跟門扇差不多大小的長方形木框,木框上裝著鋒利的鐵錐。
人站在耙的木框上或者壓上石頭之類的重物,也是靠人力或者用牲口拉著在地裡來回過幾遭。
旨在把土疙瘩都粉碎,把枯草麥根拖出來。
最後用鐵耙在細細的摟幾遍,把草根摟出來。
這才把黃豆種拌一點防止生蟲的藥,種進去。
種的話要用一種叫耬的農具,在錢榆村常用的木耬有一腿耬兩腿耬。
一腿耬特別小,需要一到兩個人,一般是一個人在前面拉,一個人在後面扶耬。
二腿耬要大一點,可以用牲口拉,人在後面扶著。
黃豆種裝在耬中間的漏斗裡,隨著走動漏進地裡,漏斗最下面還有一個鐵片在黃豆種進去以後,會拖一層土蓋上。
後面扶耬的人要掌握平衡保持耕種在一條直線上同時,發現有漏在地面上沒遮好的黃豆,還得及時用腳從兩邊扒拉土蓋上。
當然再有錢一點的就用機械,拖拉機頭後面按個播種機,一天耕種幾十上百畝都不在話下。
跟村民們繁瑣的種植流程比起來,種桑樹明顯容易的多。
挖坑種樹埋土澆水。
地頭上就是黃河水十分方便。
平時也不怎麼需要管理。
桑樹苗也沒花錢,提供桑樹苗的地方回收蠶繭,就要求陳茶養了蠶賣到他們那。
在雙河縣這裡,養蠶種桑的人是鳳毛麟角特別稀罕。
陳茶又成了全村的焦點,錢榆村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一行人幹活幹累了,湊在一起站在地頭上看著陳茶指指點點。
「這程樘媳婦兒到底是哪來的?竟然種樹不種糧食,他們不知道秋天要交提留款?」
「她不知道,程樘還不知道嗎?我看就是懶!種樹多清閒,種地多累?」
「那可說不定,這女的精怪著呢!說不定是個發財的門路!村委那牆上還用油漆寫著著『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呢!沒準人家覺悟高響應號召呢!」
話是好話,就是說話的人陰陽怪氣,硬是像嘲諷。
「你們也別都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要我說這程樘媳婦兒比咱們精明!大傢伙都看不上程樘,又窮還坐過牢。可這陳茶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