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殺王安石之念,回到東北。
那時,他一手扶植的孫三點,已然在“一貫堂”坐大,頗有“一山難容二虎”之勢。
多年後,他又重返京師,這次,他謀刺的是招天怒人怨,估勢燻的的蔡京。蔡京以新黨為名,名為“紹述”,實是集權刮財,窮好捻禍,極盡其極,惡盡其惡,那時長孫飛虹已然年次漸老,懂得辨是非、定忠奸,他決意翦除此禍國映民的奸相。
可是,他這一次,卻為蔡元長手上豢養的高手元十三限所阻。
他經連番惡鬥後,擊傷元十三限的首項,以致他日後易有瘋狂之舉,潛伏了癇癱惡疾(詳見《驚豔一槍》故事),但他也著了元十二限一記以“忍辱神功”打出來的“山字拳”,重創而退,功敗垂成。
但他仍不甘心,一面養傷,一面密謀進行第三次暗殺。
這一回,他的人就在京師。
他在京裡,以他的聰明和人望,自然對朝廷動向、內幕較為清楚,知道一切禍源,都是來自花花天子趙佶,重用佞臣,寵信六賊。
茶毒百姓,劫奪天下,如果要阻止這種對天下百姓敲骨吸髓的剝削、壓榨,首先第一個要殺的、該殺的,還是皇帝趙佶。
所以,長孫飛虹第三次行拭,這次要殺的自然是趙佶。
他殺蔡京,諸葛正我可以不理;但長孫飛虹要殺趙佶,他不得不挺身相護。
這一次,長孫飛虹因傷重未愈,失手為請葛小花所傷。
他自然不忿,大罵諸葛先生為虎作悵,推波助瀾,助長了趙佶皇帝的好大喜功,淫性之心。
諸葛花了很多時間,去跟他說明了:朝廷積弱,非一日所致。
目前不但皇帝己給一群“媚帝取寵”的奸臣包圍,連社稷也全力一班專權行好的篡竊,有這些人在把持,就算殺了趙佶,宋室在內憂外患之下,恐怕更易傾覆;如果另立天子,也必為這些把持大權的人操縱,同惡相濟,更無法重振大漢天威,只伯更是禍亡天日矣。
這就是諸葛小花在這逆勢橫流裡,依然與四大名捕及一群有志改革之士堅持“盡一分力,發一分光”的抱負,至少,有他們這些人在,讓那些狠持國柄的群醜,還下致敢於大張狂,如有怕誤國機,疾害忠良,黜涉不公和強艱自專處,他們亦盡其所能,力挽狂瀾,不惜奮身同死。
但罷黜趙佶,時機未至,就別說猝然行弒天子了。
初長孫飛虹與諸葛正我,所見不同,但久而久之,長孫飛虹亦明白諸葛所言甚是。
若朝廷要職,皆為好官把持,一旦帝崩位虛,豈不更速宋室滅亡?他有問於諸葛如何善策?諸葛先生亦甚苦惱,他只能趁身在廟堂,把握每一個契機,忠言諍諫,引導君主向善,力阻佞官害民,奮持執法嚴正,能在朝廷有一點影響力,就推行一些好政策;能當一天宮,就做一點有益百姓的事。
這當然很難,但苦人人都獨善其身,歸隱山林去,那社稷就完全操持在豺狼之手,國家無望矣。
長孫飛虹雖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已成為欽犯,困在天牢裡,且著了蔡京遣人暗下的毒“六神無主丸”,加上原本所受元十三限之創,水火交煎,如置煉獄,幸其內力高強,以“耐傷功法”護住心脈,並得諸葛常賜靈藥,才保住了性命,但也不可見天日.只好長年漫月的待在牢中。
本來,趙佶當然要將這“造反逆賊”處死,不過,諸葛進言。
“神槍會”在東北甚有勢力,且有的是一流高手、殺手,都是些幫會人物,一旦迫害過甚,必致反撲,那時,就下一定能保駕平安。趙佶貪生怕死,一聽之下,內心驚悸,就不為己甚,只將長孫飛虹收押天牢就是了。
又過一些日子,連蔡京也以為長孫飛虹形同廢人,了無大礙,趙倍更壓根兒忘了這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