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故言必有信。但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該書在設計上有不足,在製作上欠精細,這是美中不足,也是筆者作為一個編輯和書商的職業病。
先說封面。常言道:書賣一張皮。好的圖書策劃,在確立確定是個好選題後,就應該有一個好的封面創意。《中國不高興》無疑是一個好選題,應該有一個富有創意而不同凡響的好封面與之相輔相成。據說,該書首印10萬,加印20萬(未經核實),如果真是如此,那要是封面更精彩一點兒,相信會銷得更好。
從技術上說,封面整體缺乏創意,書名字號夠大,但字距過小過擠,副題的紅色過豔刺目,應該用鐵鏽紅。作者名字字號過小,因為宋強和宋曉軍等應該在賣場有號召力,有人買書就是買作者的名氣。此外,腰封有點兒俗氣,筆者歷來以為腰封多餘,畫蛇添足,弄巧成拙。像《中國不高興》這樣的書更不應該加此累贅。
該書版式也流於平庸,本想簡潔卻又新增那許多細碎,書眉也過於簡單,沒有提供讀者需要的資訊,頁碼更標得不是地方。
總之,看來出版單位急著趕場,少了設計製作上耐心和工夫。其實,把書做得更精緻些費不了多少事兒。好在瑕不掩瑜,好在絕大多數讀者不可能像我這樣以做書人的眼光去看書。但不管怎樣,該書的發行量確實讓人眼熱心跳,可遇而不可求啊!有心有志者事竟成。
網路閱讀不能代替釋卷捧讀
連續兩年來,適逢世界讀書日(確切地說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都要寫上一段文字,今年是第三年,又逢世界讀書日,還是在員工都下班後,獨自敲起鍵盤寫博文。
本文的標題可能會讓不少網民博友不屑,有誰在網路時代反對網上閱讀?其實,筆者從來沒有反對也從未拒絕網上閱讀,而且還十分熱衷於網上看看小說,讀讀散文,但是,筆者也堅持認為,網上閱讀不應代替讀紙質書,說嚴重一點兒,不看紙質書學不到真學問。
何以如此?原因多多,究其一點兒來說,就是網上閱讀難以做到“精度細研”,這可能與閱讀習慣有關,網上閱讀倒是省事便捷,但難以銘記在心,總以為看一些消遣性的文字還湊合,要真是做學問,還是以為伏案才能研讀,聞著書香,一字一句,樂在其中,品咂再三,深有感悟,唯如此學問方可見長。
再則,伏案疲倦之時,還可以躺在沙發上捧讀,手邊放一枝紅藍鉛筆和自來水筆,看到要緊處或精彩段,不妨做眉批,畫紅線,勾重點,甚或寫上一段體會,竊以為讀書的樂趣就在於此,許多年來視為樂事。如果說個人有那麼一點兒才華學問的話,就是這麼一丁點兒一丁點兒摳出來的。
有耐心看到此處的博友或許會罵筆者“老學究不知進取”,請大人息怒,咱們羅卜白菜,各有所愛,陽關道獨木橋,各走各道。好在網上閱讀也好,釋卷捧讀也罷,都還是讀書,比起來那些一年不讀半本書的人來,應該可以“自滿自足”,如此咱們還是可以惺惺相惜,還是認可那句話:人間縱然多樂事,還是讀書滋味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借“世界讀書日”感嘆做書難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進行業務調整,圖書策劃及設計製作減佔到總業務量的一半或更少,其原因就是做書不易賣書更難,根源就是文化人越來越多,有錢人越來越多,但讀書的人卻越來越少,或者說讀紙質書的人越來越少,這有權威部門做的全國讀書調查資料為證。
當然,進入網路時代後,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方式方法開始發生巨大變化,許許多多的人不是不讀書了,而是熱衷於網上閱讀,那樣既方便還可以不花錢,或者花很少的錢,看很多的書,還可以看到一些不易買到或借到的書,如此便利和經濟,何樂而不為?
然而,就像網媒不能完全取代紙媒一樣,網上閱讀也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