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昀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景濤飲了一口茶說道:“你果真,非常人,回去告訴希之,本王隨時等候,也讓那一群小兔崽子,開見見我這皇叔吧。”
顧南槿意起身行禮道:“諾。”
蕭景濤雙指拂過錦盒說道:“此物不祥,便留在本王身邊吧,三日之後朝會,本王會去。”
“那在下便不打擾王爺了。”顧南槿意轉身便要離開,卻別蕭景濤叫住說道:“回去之後,代本王,向你父上一炷香吧!待查清當年之事,本王在親至。”
“多謝王爺。”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但願你之所求,無錯。”
顧南槿意行禮之後便轉身離去,再未停留。
蕭景濤微微搖頭,呢喃道:“心性不錯,他日必成一代名仕。”說罷雙指拂過錦盒,向後一掃,錦盒飛出,徑直入了中堂,飛到長案之上,被一道符籙鎮壓。
蕭景濤起身說道:“邪魔,邪魔,何為邪魔?當年之事不過只是看到了一番命數而已,是對?是錯?那何為對錯呢?當真可笑啊!”隨即踏出一步直接來到中門前,抬手一揮,中門開啟,看了一眼外面的街道,在踏出一步,出了中門。
“傳本王令,本王於白馬寺同故人一敘,若有外人到訪,可留。”
“諾。”四周侍衛先是吃驚,隨即俯身回應道。
三載時間,終是踏出這一步,而第一站便是白馬寺,不知又將是怎樣的天地?
----------------------------------------
白馬寺。
白馬寺乃佛門正統,也是佛門自入中原的第一座寺院,當時正值漢室執政,漢帝以九寺之名此封為“寺”,自此凡佛門皆以“寺院”自稱。後白馬寺建立大雄寶殿,漢帝特賜“廟”,往後佛門又喚以寺廟之稱,直至今時。
而,凡天下之民,皆知寺廟,為寺、廟,不知其原意。
後學宮發榜,重振舊文,天下共知。
同時佛門改“廟”為“寺”天下能用“廟”之一字者,共有五地。
首者太廟也,太廟共有三處,一在長安、一在咸陽、一再朝歌。
次之祖龍廟宇,獨咸陽驪山有之。
最後為帝廟,供奉九州一位皇帝、二百三十二位帝、六位人皇、三位人王。
白馬寺內供奉五佛,為:南無阿彌陀佛、燃燈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祖、澹臺功德佛。
又供奉十八羅漢:降龍尊者、伏虎尊者、坐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託塔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
其外又供奉菩薩、尊者、羅漢、護法、金剛數千人。
日日香火鼎盛,自建立之時便從未斷絕,但即便如此,也非皇家寺院,雖有提筆書寫,但每逢大事,皆由欽天監安排,處白事偶有僧彌外,幾乎不見。
蕭景宇站立在白馬寺外,看著四周人來人往,不由得搖頭輕嘆。自臻國立朝以來,皆用道門之法,極少動用佛門,倒非是佛門不行。乃是太祖皇帝有旨,“自古貴中華而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雖是這般說,但誰都知道,太祖皇帝最惱番邦,有非我族人,其心必異之想。於此,凡後世子孫皆不用佛門之人,而皇子也極少進入佛門寺院,但報國寺除外。
四周多是香客,蕭景濤站立人群之中,顯得是那般不合,他雖為穿著親王制服,但那一身不怒自威的王者之氣,卻是如何也掩蓋不了。
此時一位老僧走出,俯身行禮道:“恭迎,正德王千歲,駕臨白馬寺。”
老僧此言一出,四周原本熱鬧的街道,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緊接著眾人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