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11月接近12月的時候,來勞動改告的人來到了向榮大隊。其中包括了黎宇竹和江夢之夫妻。 還是像接知青一樣,是來公社領人的。但與接知青不同的是,顧大全這次沒有趕牛車。 畢竟是身份不一樣,待遇不能太好了。雖然顧大全並不想難為這些人,但在公社領導和負責押送的人面前還是要做做樣子。 負責押送的人把人送到就離開了,並沒有在公社過多停留。 只有公社領導叮囑了各位大隊長。 “各位大隊長,今天送來的這批人都是有反雲力傾向的人,組織送他們來這裡是為了改造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改掉那些資本主義,官僚主義的做派。” “各位大隊長一定要做好監督的責任,每隔一段時間讓那些有反雲力傾向的人寫一篇檢討交到公社來。不要給這些人安排太好的環境,要多讓他們幹活體會勞動人民、工農階級的艱辛。公社會不定期地去各個大隊檢查這些來勞動改告的人的改造成果的。” 大隊長們紛紛應下,公社領導十分滿意他們的態度,接著說道。 “這些人的分配名單組織上面都決定好了,接下來我會把名單告訴你們,你們把他們領回大隊讓好好勞動,改告自己。” 果不其然,黎宇竹和江夢之兩夫婦就在向榮大隊的分配名單上。 再次見到黎宇竹和江夢之夫婦的顧大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過一年多沒見,夫妻倆一下子蒼老了10歲。因為生活優渥所以保養得宜夫妻倆,以前看著比同齡人年輕了十來歲,現在看著卻差不多了。 顧大全臉色更加沉重了,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雖然因為有人幫助,一路上沒吃太多苦,但天差地別的際遇也讓人難以承受,因此兩夫妻臉上都難掩憔悴。 顧大全在明面上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的態度來,畢竟現在親家夫妻倆的身份不太好,他如果和他們表現得太熱絡,會害了一家人的。 因此,他只是不鹹不淡地讓被分到向榮大隊的人跟著他走。 被分到向榮大隊的人不多,只有三個,其中兩個是黎宇竹兩夫婦,還有一個是大概60歲的老人。 這個老人的眼神銳利,身上一股肅殺之氣。以前當過兵,後來退伍了的顧大全一眼便看出這個老人上過戰場,估計是個軍人。 老人名叫楊天南,久經沙場。參加過許多場重要戰爭,真的是從槍林彈雨裡闖過來的。本來身居高位,但在這次事件中,他也被牽連了。 同樣身在京都,三個人的地位都不低。雖然以前不是很熟,但也都是認識的。再加上這一路共患難,三人也已經熟識了。 鄉下的黃土路並不好走,楊天南還好,畢竟以前在戰場上什麼艱苦環境沒經歷過。雖然現在年紀大了,身體沒以前那麼好,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黎宇竹和江夢之夫婦正好相反,兩人都是純粹的文化人,這些天他們也吃了不少苦,身體本就疲憊,又要走這麼久,不免有些堅持不住。 顧大全顧念他們的身體,特意放慢了腳步,因此他們回去花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了很多。 回去之後,顧大全把他們安排在了大隊的牛木朋那裡。沒辦法,他們畢竟成分不好,給他們的待遇不能太好。而且村裡空置的沒人住的房子都十分破舊,如果不修繕一番,根本沒法住人。 他根本不可能專門修繕房子給他們幾個人住,這樣容易被人抓到把柄。而且牛是大隊的重要財產,牛木朋幾乎年年都會修繕,並不是很破舊,環境比那些沒人住的房子好多了。 而且這樣,以後修繕房子也有藉口,畢竟修繕房子是給牛住的。就算有人抓著這件事來說,顧大全也可以說住牛木朋是跟畜生一起住,吃喝拉撒都跟牛一起,這個地方,是他專門選來讓他們改告的。 而且住牛棚就要照顧牛,也是讓這這幾個人進行勞動改告。 這樣大面上讓人挑不出錯來,暗地裡卻隱隱照拂,不會牽連自己又可以幫助親家公和親家母,顧大全越想越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 就這樣三人在牛木朋住下了,以後的任務就是照顧牛。每天都要帶牛去吃草,還要割草餵牛,防止牛不夠吃。最後還要清理牛糞。 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