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工藝品的,拿去直接賣給客戶diy的,甚至有拿來粉碎肥田的。
剩下一些有瑕疵的,比如有寄生藤殼,海蠣殼,表面黯淡無光等有瑕疵的就需要後天加工。
這個時代的海洋資源非常豐富,海邊的貝殼遍地都是。
海水是天然的拋光劑,經過海水漫長天然作用的貝殼,光澤更加自然柔和,不是人工能比的。
李魚兒指著一個底座扇貝殼說:“在這裡抹上魚膠,放在平整的案板上,再在上邊放上燈柱貝殼。”
李魚兒拿起事先選好的貓眼螺,輕壓粘在底座扇貝殼上。
李梅兒聽的認真,默默的記著步驟,她學的很快,有時還能舉一反三,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
李魚兒用手支撐了一會貓眼螺,說:“等膠水粘住,就可以放手了。”
魚膠比較粘稠,天越冷,乾的越快,如果下次使用,過硬的話,只需要隔水加熱就可以了。
按順序粘好兩個燈柱,李魚兒用火鉗夾起一根鐵釘,慢慢鑽孔打磨一個扇貝殼。
很快,扇貝殼被鑽出了一個孔。
李梅兒朝灶棚外瞅了瞅,見李大郎沒回來,鬆了口氣說:“這次,咱們倆可是擔了很大的風險,不僅偷了阿奶的瓷罐,還偷了家裡修船的鐵釘。”
漁船使用的過程中,都需要不斷的修理和維護,漁民家再窮也要備著鐵釘,關鍵時刻缺不得。
有句古話:爛船還有三斤釘子,雖然不合使用場景,但說明釘子對船的重要性,鐵釘連線著船身的關鍵處。
不然爛船還買那麼貴的鐵製品幹什麼。
鐵是朝廷管制品,民間流通的鐵器都不便宜。
“梅兒姐,你放心吧,有我在,沒事,等油燈賣了,絕對能換回好多好多的瓷罐和鐵釘。
在說了,現在是冬天,用不上這些,他們不會知道的,咱們藏好了就是。”
事已至此,李梅兒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半個時辰後,粥熬好了,黏糊糊的,李魚兒第一個貝殼製品燈臺也做好了。
“梅兒姐,快拿油燈過來,換上這個。”
李梅兒將粥盛出來,放在一塊木板上,端著,扭頭看了一眼貝殼油燈,驚喜到:“這麼快就做好了?”
接著,她眼前一亮,忍不住讚歎道:“這,這也太好看了吧。”
第一盞油燈,粉紫色的顏色搭配,瑩潤的貝殼光澤,高低錯落的視覺感受,一下子就俘獲了李梅兒的少女心。
“這可一點不比鎮子上的擺件差。”
李梅兒沒見過首飾鋪子裡的高檔東西,但她見過碼頭的擺件,過去她覺得好看,現在跟眼前的燈臺比,簡直又貴又醜。
“等我回來。”
她匆匆的進船給海牛送米粥,小半天了,孩子餓的快,這會子肯定餓了。
李魚兒則是仔細的打量著貝殼油燈,檢檢視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她做的貝殼油燈,不僅可以燃油點燈,可以當燭臺,還可以當香薰爐,也可以什麼都不放,單獨當一個擺件,都好看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