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富察之野 (第1/3頁)
遼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軍自家哈嶺獲勝後連夜向寬奠方向撤退。因軍中有數百傷兵和俘虜導致行軍速度不快。尤其是那些俘虜,知道後金大軍一定會來,磨磨蹭蹭的就是不快走。
楊林見此極為憂心,現在越走地勢越平坦開闊,而後金軍多是騎馬行進極快,若是被其追上就麻煩了。他自從找到東路軍後吃上了兩頓飯,抽空眯上了一會兒,但睡眠依舊嚴重不足。
此時他強打精神去找劉昭孫,建議劉昭孫殺掉所有俘虜。再集中所有車馬載運傷兵,以加快行軍速度。
劉昭孫想的也是與楊林一樣,便直接去找劉綎。當他來到中軍時見喬一琦也在,忙上前施禮打聲招呼。
喬一琦現在依然是全軍先鋒,同時負責押解俘虜。他一問劉昭孫來此竟是關於傷兵和戰俘的事,這正和自己所來原由一樣,兩人遂一起同見劉綎。
“二十餘年前,本座與楊鎬自朝鮮抗倭時結下仇怨(注:本座指帥座)。其現為遼東經略掌一方生死,更是欲藉此次剿虜置我於死地!我軍此番雖勝而有功,但若殺俘自古便認為不祥。”
劉綎聽完兩人的建議,沉吟道:“莫說日後楊鎬構陷,朝中御史便可因此冠我以死罪。但若獻俘於京師得龍顏大悅,未嘗不可保全。”
“總兵大人,標下早年略聞您與經略大人的恩怨。如是平常,標下定會贊成您獻俘京師。但我軍現身處野外,周遭地形不利於我軍。如建奴大隊人馬追上則事關全軍生死,還請三思!”喬一琦急切的道。
楊鎬與劉綎之間的恩仇可謂久矣。其他的事暫且不提,導致產生矛盾的最主要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楊鎬率軍東援朝鮮。在此期間他彈劾劉綎貪暴桀驁、勒兵橫行,說他勒索了朝鮮大臣財貨美女十數車,影響了大明與朝鮮的關係。其實主要原因是劉綎看楊鎬不順眼,得到的財貨美女沒與其分潤。雙方因此生怨,以致互相告狀彈劾。
第二件事,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7年),楊鎬以經理之職赴朝鮮統御眾將。島山戰役失敗竟被其妙筆生花以功掩敗,為劉綎所不恥。
此後,劉綎車駕在路上遇到楊鎬麾下的官兵,雙方因互不讓路發生衝突。結果楊鎬麾下官兵被打死打傷數人,由此雙方仇恨日甚。
遼東剿虜,在楊鎬的安排下,劉綎之兵不僅勢弱而且武器裝備最為落後。糧草供應也不好,出征路線也最遠最難行。在楊鎬連發紅旗的催逼下,劉綎終是未等到最喜用的川軍大隊人馬到達,被迫出征。楊鎬的用心已昭然若揭。
劉昭孫緊握刀柄,道:“父親,此次出征剿虜,杜松、馬林兩路軍皆潰。我軍雖未得軍令而撤,但是消滅了三千奴兵,也算是得勝而還。在這點上,楊鎬那廝應該比誰都清楚。如何還敢陷害您?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加快行進速度,其他事情留待日後再說。”
劉綎捋了捋鬍鬚,道:“你二人是不是認為本座貪生怕死才不願殺俘?非也!本座深受國恩,身經百戰九死一生,早已看開生死,有何懼之?唯獨令本座放心不下的是餘之二子。時至今日,他倆未也曾有功名。本座寧被楊鎬那賊廝陷害,也不願二子受累。所以你二人回去督撫部屬加快行軍速度,只要大軍過了富察,則大事成矣!”
“父親,還請您三思......”劉昭孫急道。
“是啊,總兵大人三思啊.....”喬一琦也道。
劉綎一擺手:“你二人不要再說了,殺俘不可!但是可集中車馬載運傷兵。回去吧!”
楊林得知劉綎不同意殺俘,心中頓覺不妙。此時已是寅時,天色將明。他遙望四方,四周皆為連綿的丘陵高阜,唯獨南方則是開闊的平原。
平原中有一條名曰“富叉”的河,此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兩岸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