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2頁)
[蘇]斯·亞·阿列克茜葉維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成的事實是,我們對於戰爭的印象,以及我們對戰爭的全部概念,都跟男人有關。這固然可以理解:打仗嘛,主要是男人的事。但與此同時,這也等於承認了我們對戰爭認識的膚淺。當然已有上百部描寫參加衛國戰爭的婦女的作品面世,另外還有不少文獻性的回憶錄,證明我們女人曾經身經壯觀的歷史事件。整個人類歷史中,從來沒有如此眾多的女性參加戰爭。古代有過幾位女性傳奇人物,例如女騎士娜傑日達 杜洛娃,女遊俠瓦西里紗 科申娜。在國內戰爭時期,紅軍中也有女人,但大多數是護士和醫生。而在衛國戰爭中,全世界都看到了大批蘇聯婦女保衛祖國的卓越表現。
當年普希金在《現代人》志上刊出女騎士娜傑日達杜洛娃的札記片段,並在按語中寫到:&ldo;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一個少女,上等貴族的大家閨秀,離開溫暖的家庭,女扳男裝,去承受男人都畏懼的艱難責任,出現在戰場上?(對手是誰?拿破倫大軍!)什麼事情激怒了她?是難以啟齒的家庭糾葛?熾熱的幻想?桀驁不馴的天性?還是愛情的召喚?……&rdo;這兒只說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命運,尚且留有很多不解之謎。至於八十萬婦女在軍中服役,以及更多的婦女申請上前線,那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她們上前線,是因為&ldo;在我們看來,我們與祖國已融為一體&rdo;‐‐高射炮手季洪諾維契說。她們被批准上了前線,因為歷史的天平正處在緊要關頭:民族、國家是生存還是滅亡?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本書中收入了什麼內容,遵循的又是什麼原則?‐‐本書中講的不是著名的女狙擊手,也不是戰功赫赫的女飛行員或女遊擊隊員,這些女性的故事已經寫過不少了,我這次有意避開她們的名字。&ldo;我們都是些平平常常的女兵,象我們這號人太多了。&rdo;我不時聽到這種話。但我恰恰對她們感興趣,找她們採訪。正是在她們的意識裡儲存有我們可以崇敬地稱為&ldo;人民情感&rdo;的東西。&ldo;一旦用我們的眼睛,女人的眼睛,來看待戰爭,戰爭簡直比什麼都恐怖。&rdo;中士衛生員亞歷山大 伊萬諾夫娜 米舒琴娜這麼說。這個經歷了整個戰爭的普通婦女,直到戰後才出嫁,生養了三個孩子,如今已在照看孫子了。她的話概括了本書的主題思想。
光學理論中有個術語叫光強度,即物鏡捕捉並固定影象的能力。女性對於戰爭的回憶,就是集中了感情和痛苦的最高&ldo;光強度&rdo;。它感情熾熱而昂揚,濃縮了詳情細節。而文獻正由於其翔實才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女通訊兵安東尼娜 費多羅夫娜 瓦列格冉尼諾娃曾在史達林格勒城下作戰。她在講述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艱苦日月時,怎麼也找不出合適的詞句來形容當時的體驗和感受,後來,她猛地把所有感受都傾注到這樣一段話裡:&ldo;我只記得一次戰鬥。衝鋒過後…………戰士的屍體到處都是,就象犁鏵從地裡翻出來的土豆一樣……那麼大一片平展展的田野……他們就那麼躺在那兒,仍保持著衝鋒的姿態……象馬這麼溫柔的動物,平時走路連腿都不敢高抬,以免碰到人,而到那時它們也不害怕踩到死人了……&rdo;女遊擊隊員瓦連京娜 巴甫諾夫娜 科熱米亞金娜還記得這樣一個細節:戰爭初期,我軍艱難地邊打邊撤。她那個村的男女老少都出來為部隊送行。她呢,和母親站在一起。&ldo;有個上了歲數的老兵路過時,在我家茅屋前停下來,站得筆挺,向我媽媽深深鞠了一躬說:&l;真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