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高祖建立大漢後,之所以可以迅速穩定江山,
正是因為他廢除了許多秦朝的嚴苛刑罰,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亂世用重典,盛世施仁政。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最應該做的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繼續壓榨和奴役百姓。
當然,仁政也得區分具體的物件。
對付作奸犯科、貪汙腐敗之人,只能秉持初心,重典到底!”
蘇治的一番話,讓秦始皇如同撥開雲霧見青天,他終於明白了自己最大的問題所在。
商鞅、李斯都是是法家,他對法制,制定的非常嚴苛。
而嚴苛的法制,又肯定會造成百姓的怨言,積累無數怨氣。
要消弭這股怨氣,就要不停地對外發動戰爭,將矛盾從內部轉移至外部。
隨著六國被滅,長城修建完成,百越也被征服後,秦國的外部宣洩渠道日漸減少。
可內部的法制並未因此而寬鬆,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民間的怨氣在無法釋放的困境中持續累積,最終大夏崩塌,帝國走向了滅亡!
“百姓……”嬴政感覺自己終於抓到了問題的核心點所在。
“三、焚書坑儒,摧殘文化”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備受詬病的一點,也是頗具爭議的一點。
秦始皇下令焚書,旨在焚燬不符合官方標準的書籍,
包括《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以及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進行限期交出並燒燬。
這項政策的目的是限制私人藏書和對古代文獻的研究,防止它們成為批評朝廷的工具。
但這麼做,對華夏文化造成了重大的打擊,也使得無數珍貴的思想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坑儒則指的另一事件。
此事涉及兩個術士:侯生、盧生。
他們因誹謗秦始皇而被追捕並處決。
秦始皇隨後對涉嫌參與誹謗的其他人員進行了處罰,導致四百六十餘人被殺害。”
“焚書和坑儒是發生在同一時期的事件,但它們的本質是不同的。
焚書主要涉及到對書籍的控制和文化清洗,而坑儒則是針對個人行為的不滿引發的懲罰。
儘管兩者都有嚴重的後果,但它們不應簡單地合併成為‘焚書坑儒’。
後人如此行為,更多的是想加重秦始皇殘暴的一面。”
“四、巡遊求仙,荒廢政事”
“秦始皇晚年迷戀長生不死之術。
因此,一些怪迂苟合之徒如盧生、韓終、徐福、侯生等都便得到了他的重用。
在統一華夏後,秦始皇進行了五次大規模出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這些巡遊不僅加深了百姓的苦難,還導致朝廷政事荒廢,國家治理出現了嚴重問題。”
“秦始皇本人,便是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
秦始皇死的太過倉促,身邊只有趙高一人,這便給野心勃勃的趙高提供了可乘之機。
最終,趙高成功篡改了遺詔,將公子胡亥扶上了帝位!
也為大秦二世而亡,埋下了最大的伏筆!!!”
“???”趙高、胡亥看到這兒,瞬間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