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強敵時展現出勇氣和智慧,
常十萬,不是浪得虛名。”
“衢州之戰,常遇春率軍圍城。
他一邊令麾下打造各種攻城器械,一邊用奇兵突襲了南門甕城,成功俘虜蒙元軍甲士萬餘人。
戰後,常遇春寫下一首詩:
‘策蹇龍游道,西風妒旅袍。
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
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
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
這首詩中充滿了肅殺與豪邁的氣勢,頗有唐朝‘四大邊塞詩人’的遺風。
也從側面展現出,
常遇春他不僅是一位勇猛善戰的武將,更是一位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大丈夫。”
看到此處,一個披頭散髮的年輕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武人都能吟詩作賦,我等文人為何不能領兵作戰?”
“太白兄,你真要去參軍啊?”
“有何不可?吾輩也習劍法與射術,只要多讀兵書,領兵作戰不在話下!”
“那可沒那麼簡單哦,慎重,慎重!”
“……”
“在後續與張士誠、陳友諒爭奪江南的戰役中,
常遇春同樣立下了赫赫戰功,
成為明軍中數一數二的功臣。
特別是在龍灣之戰中,
那時的陳友諒剛剛以狠辣的手段,取代了上司徐壽輝,儼然已經成為了長江流域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
面對陳友諒順江直下的數十萬大軍,朱元璋麾下的部分將領甚至向朱元璋建議投降。
唯有新加入不久的劉伯溫,力勸朱元璋利用地利、人和來抗擊陳友諒。”
“朱元璋對常遇春有一句評價:‘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
如此高度的評價,也凸顯出了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接下來,幾場關鍵戰役,便真正展現出了常遇春的實力,以及朱元璋識人用人的本領。
龍灣之戰,便是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首次交戰。
此役,朱元璋採用了康茂才的計策,誘使陳友諒孤軍深入,進而在狹窄的龍灣兩岸埋伏陳友諒。
在這場精心策劃的伏擊中,
常遇春與馮勝率先出擊,給予了陳友諒重創。
陳友諒的大船在狹窄水道中無法自如掉頭,最終只能慘敗而歸。
此戰,常遇春戰功再次位列全軍之首,勇猛非凡。”
“不過要論朱元璋生平經歷的最大規模戰爭,那必然還是非鄱陽湖之戰莫屬。
陳友諒親率六十萬大軍,
與朱元璋的二十萬大軍,
在鄱陽湖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
這也是華夏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戰爭,
其激烈程度與對後續格局的影響,
自然不言而喻。”
:()歷史排行榜,萬朝皇帝捲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