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當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一份報紙是神州光明報,定位的是神州知識分子報。神州的科技前沿,文娛潮流,市井文化,國內外科技文化動態都有涉足轉載。
兩份報紙都是很厚很厚的一摞,牛爾匆匆翻閱。
這兩種報紙,即便有報刊亭出售,買的人也極為寥寥。
就像牛爸的大隊部一樣,類似這樣的報紙,大多都是上級強行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訂閱的,所以編輯出版單位根本就不愁發行量。
雲州日報上轉載了兩篇對《兩隻特立獨行的豬》的評論。因為這個文的作者【總有刁民嫉妒朕】是雲州人。整個雲州與有榮焉,這才有這份待遇。否則即便是轟動全神州的一篇文,雲州日報只要轉載一篇代表性的評論,足矣。
所以這兩篇轉載的評論文章,自然也是對牛爾及其這篇文章讚譽有加的文。
神州光明報上登載的兩篇評論文章都是原創首發。牛爾掃了幾眼,發現這兩篇都是批評自己的文。
一個說自己的行文像地痞,汙染了文壇的空氣。
另一個說自己的思想觀念有問題。言之鑿鑿地上綱上線,就差沒把自己直接扔進小黑屋了。
雖然這兩篇文章把話說的都有點難聽,但牛爾也沒像牛爸那樣暴跳如雷,被氣個半死。
這篇文在前世就有很多褒獎,牛爾早已爛熟於心。
何況他把這篇文發出來,不過是為了完成系統交給他的任務,再順便賺點銀子而已。
如今系統任務已經完成,稿費也已經到手,他也就沒必要再管其他那麼多。
隨後牛爾的目光就被一個四分之一版的大幅廣告吸引住了眼球。
雲州日報上有這個廣告,神州光明報上也有這個廣告,還都是一模一樣的四分之一版。
正是文昌天給牛爾那封信裡提到的年度中短篇小說大獎賽的廣告。不過這張廣告上為這個大獎賽冠了個名,叫“圓夢杯”。
見到這仨字,立刻就讓牛爾想到了什麼。
他接著往下看了看,果然對這個“圓夢杯”冠名單位有幾句話的簡單介紹。大概就是圓夢讀書網將於明年一月一日正式上線運營,有多少多少著名作家駐站,有多少多少部著名作品線上,以及在圓夢讀書網看書的諸多好處,最後自然是標註了一下圓夢網的網址。
又一家文學網站即將上線,傳統文學雜誌和報紙還能走多遠呢。
傳統文學期刊的小說大獎賽,冠名贊助單位竟然是一家潛在競爭對手,是正想著要從你嘴裡搶食吃的文學網站。
牛爾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五家雜誌社都窮瘋了,在飲鴆止渴。
第二個反應就是這些雜誌社們,很有可能要把主業轉型為實體出版,而不是以往單純靠期刊雜誌的發行量。只有這種可能,似乎才能從利益關係上解釋這種線上線下的合作關係。
其實牛爾對這個世界瞭解得還不夠通透。
他如果和吳娟娟老師多聊一點就會知道,這個世界的東勝神洲,傳統紙媒非但沒有受到網路的影響,反而互通有無,相互促進,讓傳統媒體的天地更加廣闊。
紙媒的留存、傳閱、精品報刊紙張畫面的質感和美感,以及閱讀習慣甚至對紙媒的依賴情結等等,讓東勝神洲的傳統媒體只是經過初期的陣痛之後,就立刻重新啟航,邁入了更高的層次。
所以《萌新》等純文學期刊包括各種報紙才會擁有那麼高的發行量和眾多的擁躉。
牛爾目光下移,終於看到了這則廣告的正文。
正文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八經的徵文啟事。
第二部分是五家期刊當期刊載並參加徵文評選的書目。
第三部分在報紙的一角,是一張需要裁剪下來的選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