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奕訢對著天拱拱手,恭敬道:「先帝英明睿智,臣弟對他的決策全力支援,毫無怨言。」
玉蘭接話道:「這是自然的,我們明白。可王爺而立之年,正是施展抱負的時候,這被棄置不用,實在是可惜。」
如雅接著玉蘭的話,繼續道:「這留在京城守護祖廟的事情,你辦得太好了,不僅將夷人趕出了京城,還振奮了民心。先帝心裡是很高興的,只是他耳邊聒噪不斷,也就影響了他的判斷。」
奕訢點著頭:「是,臣弟明白。如此,臣弟得了太后傳召便過來了,願為太后、皇上效犬馬之勞。」
玉蘭笑著:「王爺言重了,你是皇上的親叔叔,是他最親近的人,他需要你提拔呢。」
奕訢起身跪了下來,給兩位皇嫂磕了一個頭,應著:「臣願為皇上、太后,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如雅點著頭:「六弟快起。」
奕訢又坐下了,如雅和玉蘭對視一眼,玉蘭定定神,說話了:王爺聰明,你應該知道我們是什麼打算了。」
奕訢點著頭:「知道了。」
玉蘭也點頭回應了:「好,那咱們就別客套了,開啟天窗說亮話吧。」
奕訢應著:「皇嫂請吩咐。」
玉蘭繼續道:「京城的大臣們怎麼看肅順這八個人?」
奕訢應著:「肅順自從掌權之後,漸漸地跋扈起來了,這幾年中,他把諸位大臣得罪了一遍。臣弟敢保證,這京城中,沒有一位大臣是向著他的。」
玉蘭點點頭,繼續道:「先帝遺詔,的確讓他們贊襄一切政務,這如何下手呢?」
奕訢笑了:「太后忘了,先帝臨終前不能執筆,這遺詔是他口授,不是親筆。如此,肅順他們是矯詔自立。」
玉蘭的眼睛閃著光,激動道:「是,我忘了這一茬,好,找到切口了。」
如雅接話道:「想必京城的大臣們,也害怕肅順掌權後屠戮他們,應該已經想好對策了。」
玉蘭接話道:「既然已經想好對策,王爺就說給我們聽聽吧。」
奕訢點點頭,應著:「太后垂簾,另簡親王輔政。」
兩個人互相看著,玉蘭的心快跳出嗓子了,她唸叨:「垂簾聽政」
她極力鎮定著,問著:「王爺覺得如何?」
奕訢應著:「臣弟覺得甚好,但還要兩位太后拿主意。」
兩個人沉默一下,如雅說話了:「我們同意。」
玉蘭接著話,繼續道:「皇上年幼,有王爺輔佐左右,我們安心,先帝也一定安心。」
奕訢抖了一下,立即起身跪在了地上,磕著頭:「臣弟多謝兩位皇嫂。」
如雅又揮著帕子:「六弟起來,咱們接著說。」
玉蘭繼續道:「他們是不會同意的,王爺可想好對策了?」
奕訢點著頭:「首先,此事不可張揚,兩位太后一定要沉住氣,一定要剋制忍耐。無論發生了什麼,都要逆來順受,不可與他們硬碰。」
奕訢繼續道:「再者就是,一定要儘快回京,只要回了京城,他們就束手無策了。」
玉蘭接話道:「他們卻一拖再拖,不願回京。」
奕訢接話道:「皇上一定要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大行皇帝梓宮也該回京安葬,他們不願回京,也必須回京。」
玉蘭點著頭:「我們明白了。」
奕訢繼續道:「太后見機行事,定要沉住氣,定要設法在他們之前趕回京城。臣弟先回去佈置,只要皇上先一步到京,一切就塵埃落定了。」
兩個人對視一眼,如雅應著:「我們明白了。」
…
如雅、玉蘭和奕訢密談了一個時辰,整整一個時辰,自然把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