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個人喝了一會水,又互相熟悉了一陣後,一時間無語,互相大眼瞪小眼。
屋外一陣人喊馬嘶,從機場拉貨的大車隊到了。
馬遷安撲哧一笑,看了看屋裡的人,沒發現有什麼生面孔遂對著崔錫明與張元說,「老張,小崔,該獻寶了吧?」
外面十幾輛大車,絕大部分是趙石的東西,因天色已晚現暫存在戒備森嚴的鋼廠裡,準備第二天在送往最終目的地,離此幾裡地的一大片正在建設的窯洞。
瘦瘦的張元此時才顯出自己的活泛和熱情,主動跑到外面,指揮著幾個戰士抬下來幾箱寶貝,張著臂膀扎撒著兩手跟在戰士們後面緊張的絮叨著,「慢點,慢點,別顛壞了。」
屋裡也在馬遷安的吩咐下,從別的辦公室裡抬來幾張簡易大桌子,拼成長長的一趟。段寶巖與何德秋不斷地交換著眼色,搓著雙手很期待的樣子,心中俱都好奇萬分,不知道抗聯同志們又有什麼好東西。
李鳳山早就耐不住寂寞,在一個鋼廠同志陪同之下跑到廠房裡參觀去了,現在不知道在什麼方位。
首先啟開的是一個中型木板箱,箱蓋一開啟,段寶巖與何德秋伸頭看過之後,眼睛就再也挪不開了。
箱中是一卷卷沉甸甸的圖紙。
一卷又一卷逐次擺放在長長的桌子上,每擺上一卷,段寶巖就悄聲讀一下紙筒外面的標籤,「波波德40衝鋒鎗槍管圖,「長管號」60火箭筒擊發裝置圖,火箭彈外形尺寸圖,發射藥穩定劑配方,步話機原理圖,基德六管轉輪機槍原理圖,餓國1914/30式手榴彈分解圖……還有?竟然還有捷克zb-26輕機槍全套圖紙!
得到這些東西可是費了馬遷安他們九牛二虎之力,各種手段齊上才從俄國人那裡弄到的,為此曾經號稱千杯不醉的馬遷安都大醉了兩次,就是為了哄俄國人高興透漏資訊。
段寶巖與何德秋交換著熱烈的眼神,衝鋒鎗,步話機,六管機槍圖紙都沒有像捷克式輕機圖紙對他們的震撼大。
自從引進了毛瑟生產線,可以生產步槍之後,鋼廠的技術同志就一直想利用這些機器生產一些機槍,機槍在戰場上的威力不可估量,八路軍的機槍數量太少,戰場壓制火力薄弱,往往戰鬥中犧牲過多,技術人員心中著急。
這種捷克式,大家對它都很熟悉,自從20年代以來,中國曾大量購買與仿製過,老蔣那裡的兵工廠就一直生產。
zb-26輕機槍很快成為從中央軍到各派軍閥軍隊中步兵班排的絕對的火力支柱。1927年,大沽兵工廠首先製出捷克式七九輕機槍。後來幾乎所有兵工廠都有製造。但直到兵工總署獲得zb26的全套圖紙之前,國內zb26的生產都是靠逆向繪製出圖紙生產出來的,而且是每個兵工廠各起爐灶。這就導致了一個必然的結果:不同廠生產的zb26之間零件不能通用。而且質量也參差不齊。
山西閻老西所建立的西北實業公司屬下西北鑄造廠,1935年起開始製造捷克式輕機槍。抗日戰爭期間太原淪陷後,西北製造廠一部分輾轉遷到四川廣元,成立廣元分廠;專造捷克式輕機槍。
1935年,廣東第一兵器製造廠開始生產捷克式輕機槍。至抗戰時改名為41工廠。
鞏縣兵工廠於1937年開始生產捷克式輕機槍,產量不詳。
1938年,浙江省主席在浙江省所辦的浙江鐵工廠,也生產捷克式輕機槍,稱為七七式輕機槍。
重慶的21兵工廠於1939年始有捷克式輕機槍出產安塞鋼廠的技術人員也想生產,無奈按照逆推回去的圖紙來做,生產出來的樣槍總也不達標,這種情況斷斷續續有兩個月了,進展緩慢,幾乎陷於停頓。
急紅了眼的鋼廠廠長何國楨同志還委託社會部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