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頁 (第1/2頁)
南方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當年的商館區遺址處, 立著一個小小的「十三行博物館」。鳳凰花嫣紅似火, 在頭頂連成一片。
蘇敏官看到招牌, 問明「博物館」是個什麼去處,立刻執拗要去, 把買衣服的事甩在腦後。
林玉嬋隨他。
一對「民國伉儷」到視窗領票, 後頭的工作人員驚訝了好幾秒。
不過如今的年輕人有個性,穿漢服逛博物館的比比皆是, 有些還特意挑選跟展品年代相近的衣服。相片照出來, 人如文物,人展合一, 很是吸引流量。
工作人員扶眼鏡, 笑道:「靚仔, 哪裡買的衫?復原得好好。」
博物館很小,裡面有些歷史展板, 介紹當年十三行風貌和中國近代對外貿易。蘇敏官還不太適應從左到右的排版, 看得頭暈, 於是專心讀圖。
館內寥寥幾個遊客, 朝著他們的身影竊竊私語,猜測是網紅來做節目。
「團隊呢?攝像機在哪……」
二層收藏了一些清代廣州外銷工藝品:廣州彩瓷、廣繡、象牙器、外銷扇、木雕家具、琺瑯器、漆器等等。蘇敏官只是走馬觀花的一瞧, 就從另一側下去。
林玉嬋心知肚明, 比他小時候見過的差遠了。
博物館是專題博物館,並沒有詳細的編年記錄。蘇敏官默默消化那些支離破碎的資訊, 並沒有多說話。
博物館外是一個小公園。兒童樂園裡的小孩們嬉笑玩耍,老人們扇著扇子坐在樹蔭下。
蘇敏官對博物館裡的珍玩不太感興趣, 卻對著這幅平凡日常的畫面出神了許久。
他輕聲問:「多久沒有戰亂了?」
林玉嬋愣住。
在舊社會,這道題很好答。五年,十年……記憶裡總有那麼幾次鮮活的兵禍,不是洋人就是匪,牢牢地嵌入每個人的人生記憶中。
她心算2021減1949,又不確定。廣州哪年解放的來著……
解放後呢?好像沒聽說過有人「反攻」到這來……改開以後倒是有飛車黨搶包什麼的,不過那都是她出生以前的事了。
蘇敏官見她沒有脫口而出,已經知曉大致的答案。
他不太相信,又問:「是隻有廣州這樣,還是各省都這樣?」
這回林玉嬋答得很爽快:「全國上下,只有年紀很大的老人,才記得戰爭是什麼樣子。」
他冷不丁問:「那也沒有洪門天地會了?」
林玉嬋失笑:「原版的那個嗎?電影裡,小說裡,各種傳說都有。」
亂世的產物註定會留在亂世。在如今的社會裡,哪有什麼「不揭竿而起就餓死」的情景——窮到一定程度,扶貧幹部就會來敲你家的門,押著你養豬養鴨、勤勞致富……
十字路口紅燈轉綠。蘇敏官繃著面孔,迅速將林玉嬋拉到路邊。
他一路很是警覺。看到汽車電動車遠遠駛來,都會下意識把林玉嬋護住。哪怕她一再解釋,這些車輛都會規矩行在車道里,不會亂開的。
他不信:「車子行得這麼快,要碾一個人很容易,過後加速逃走,誰也找不到。」
林玉嬋忍俊不禁,伸手指他頭頂。
「天眼,」這個名字對古人來說很好懂,「底下的一切無所遁形。每輛車都有牌照,天涯海角也躲不過。」
他聽完她解釋攝像頭原理,忽然臉色一紅,迅速放開她的手。
林玉嬋笑著摟住他腰:「這個沒人管!也沒人時時窺視你。只有在查詢罪案線索的時候,才會有專人回溯檢查這些拍到的畫面,作為呈堂證供。」
他勉強信了,雙目中依舊閃爍著警惕。
在大清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早就學會了一切靠自己,不能仰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