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耀名下得這蔭職。既然有這際遇,到了北京先去好好學!”
“小子必定好好學。”
王佐心裡只想著陸炳和嚴世蕃那兩小子又多一個伴,回京的錦衣衛們看著這個袁紅瑁,只感覺又是一個因為陛下恩典而改變了命運的人。
初入錦衣衛,就是北鎮撫使親自帶著培養的。
而誰都不知道,原本生於東莞的袁紅瑁並不會有這個被改變的命運。等他長大他會成為木匠謀生,多年後他有了一個孫子,名叫袁崇煥。
但現在,歷史已經在拐彎。
……
“黃編修,伱那《論海策還是寫的吏治?”
左順門旁的史館中,黃佐剛一進門就又受到同僚的調侃。
“我才疏學淺,也就是在吏治上有些淺見……”黃佐低調地客套一下,就來到自己桌前繼續翻閱本朝已經修好的實錄。
這是按照時間順序,以一月為一卷,記錄當時大事的史料。
修撰《大明忠佞鑑的工作正式開始了,黃佐有了自己忙碌的事。
他現在開心多了,同時非常感激張孚敬。
在“連克”兩個朝廷重臣之後,頭鐵跟他黃佐繼續來往的張孚敬不僅沒遇到厄運,反而一飛沖天已成封疆大員。
所以史館中的同僚現在對他也不像之前避而遠之了,反而時常借最近滿京熱議的《論海策一事調侃他。
但黃佐可沒那種銳氣,聽說張孚敬親手殺了廣東按察使時,他的嘴巴張大了很久。
那是滿臉笑容和藹可親的張孚敬?
寫《論海策也是交差的性質。這回陛下雖然沒有下任務說人人都得獻策,但新任掌院還是要求翰林院人人都寫:如果有誰因此得到了拔擢,那多少也得承他這個新的翰林院掌院一份恩情啊。
那種好運黃佐是不想的,他現在只願把這編修的差事辦好。
一飛沖天羨慕不來,黃佐也知道自己沒那種能力去勝任。
等石閣老開完國策會議回來順路巡視一下編修進度時,黃佐不想先出紕漏。
專心翻著實錄,從中查詢著自己被分派的藍玉這一卷中官修實錄裡的記載,不知不覺就等到了石珤過來。
站過去一起問好之後,石珤看了看他,神情複雜地說道:“黃才伯,你把已經翻閱摘錄的部分交給費修撰吧。”
費懋中愕然看著黃佐,只見他有些不知所措:“閣老,可是下官之前呈報內容有何紕漏?”
“不是,你跟費修撰交接好了就去吏部吧,領了告身去廣東赴任。”石珤微笑了一下,“獻策有功,遷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右參議,分守嶺南道。恭喜了,黃參議。”
這一下,史館中其他的翰林院清流們眼裡的羨慕簡直都要溢位來了。
新君的第一科天子門生,就是這麼離譜嗎?
正七品的翰林院修撰到從四品的布政使司右參議,要不要這麼誇張?
石珤環視一一圈:“廣東非常之時,黃參議熟知廣東鄉情,殿試策論又以吏治深得帝心榮登榜眼,此次獻策再於廣東吏治鞭辟入裡,有此任乃時運使然。爾等靜心用事,屆時編修有功,皆有大任。”
基本上大多數人都在心中狂呼:廣東出身的、在廣東任官過的多了去了,非要他一個新科榜眼?
吏治方面有心得見解的還少?縱然兩廣貪腐窩案、吏治敗壞令人觸目驚心,也不用提拔得這麼快吧!
都是因為梁儲和張孚敬舉薦對吧?
都是因為他天子門生的身份對吧?
這是掃把星嗎?
太耀眼了!
眾人不禁在心裡流下了羨慕的淚水:人在史館中坐,好官從天上來。這升任速度,不比張孚敬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