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變化和發展,變化和發展就會出現“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結果。這裡的“弱”是“強硬”的反義詞,是低調順應的意思,在自然面前要體現出柔弱順應而不是強硬改變。意思是:萬事萬物的變化發展,都是由於其內部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立統一的結果,這是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用人力無法改變的。因此,面對自然規律,人類只有順應而不能改變。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裡的“有”與“無”是認識層面上的,也就是說:我們所揭示開的天下萬物的奧妙,是在已經被認知的知識的條件下揭示開的;已經被認知的知識來源於對萬物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不斷探索發現的結果。
人們認識宇宙就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又從“無”到“有”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和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原理來自黑格爾的“正…反…合”三階段論:“正”態事物由於內部矛盾的發展,會過渡到反面,成為“反”階段,這是第一個否定;由反階段再過渡到它的反面,是為否定之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後,事物雖然回到“正”態。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連著一個過程的,過程的更替要透過否定來實現。在事物發展的長鏈條中,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表現為一個週期。因此說,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否定之否定後的狀態,並不是原有的肯定的狀態,而是一種更上層樓後的“揚棄”。用列寧的話說:彷彿是舊東西在高階基礎上的回覆,是“內容的前進、形式的復歸”。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道路卻是迂迴曲折的。列寧稱之為“螺旋式上升”,毛主席稱之為“波浪式前進”、“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之所以說總趨勢是前進的,正是因為否定不是“拋棄”,而是“揚棄”,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礎上再發展,是集中了前兩個階段的積極成果後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說發展是曲折的,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是事物內部矛盾鬥爭推動的。
大鵬與焦冥
大鵬與焦冥
晏子是齊國有名的賢相。晏子很有學問,足智多謀,善於諷喻又敢於直諫,他經常跟齊王一起議論國家大事或談論學問。
有一天,齊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齊景公問晏子說:“天下有極大的東西嗎?”晏子回答說:“有哇。大王想要我說給您聽嗎?”齊景公說:“我想知道天底下最大的生靈是什麼?”
晏子說:“在北方的大海上,有個叫大鵬的鳥,它的腳遊動在雲彩之中,背部高聳入青天,而尾巴則橫臥在天邊。大鵬在北海中跳躍著啄食,它的頭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問。它的兩個闊大的翅膀一伸展,就無邊無際看不到盡頭。”
齊景公驚奇地說:“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麼,天下有沒有極小的生靈呢?”
晏子回答說:“當然有。東海邊有一種小蟲,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築巢。這種小蟲子在巢裡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們經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飛來飛去,可是蚊子連絲毫的感覺也沒有。”
齊景公說:“太妙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新奇的事,那是什麼蟲子呀?”
晏子說:“我也不知道它確切的名字叫什麼,只聽說東海邊有些漁民稱這種蟲子為‘焦冥’。”
齊景公十分感慨地說:“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啊!”
大鵬和焦冥,是先人們想象中的極大和極小的生靈。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和運動,形式是極其複雜、多樣的,因此,我們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