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哥——”晚晴的淚珠如雨點般傾盆而下。
“傻瓜,哥哥不是好好的嗎?乖,別哭了,再哭就變醜了。”顧凌風見晚晴哭的梨花帶雨,大是心疼,取出手帕,輕輕擦拭掉她雙頰上的淚水。
“難道我變醜了,哥哥就不要我了?”
“晴兒,無論你是什麼樣子,在哥哥心中你永遠是最重要的。”
晚晴抬起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含著淚花笑道:“我就知道哥哥最疼我了。”
隨後,晚晴他們回到顧凌風的山峰,各自述說了這十幾年的經歷,但兄妹倆只說一些有趣的事,絕口不提重傷之事。離開前,晚晴給顧凌風做了一頓藥膳,直到亥時才離開。
晚晴本打算直接回後山,忽聽不遠處傳來一陣笛聲,吹的是一首《秋湖月夜》,笛聲宛轉悠揚,時而平緩,時而起伏,不禁有一種恍然出世的感覺。但這並不是晚晴前往的原因,她可以非常肯定這首曲子是二十世紀才創造出來的,儘管這是一個架空的世界,但晚晴認為這首曲子也不應該出現這裡?
晚晴前世的一室友曾經演出就表演了這首曲子,當時她還跟著那位室友學過一段時間。這首曲子取材於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的名篇《念奴嬌·過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傾,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瑟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而此曲所表現的也正是《念奴嬌·過洞庭》這首詞中所描寫的水月空明,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詩情易趣,抒發的正是大“我”的易闊四海、併吞八荒、淡漠私利、心景合一的那種曠達情懷。此曲分三段,第一段奏出悠緩平靜、秀美高雅的主題,勾畫出一幅秋湖月夜圖;第二段模仿出遠山古剎的夜半鐘聲,更使人感到深秋月夜的靜謐;第三段描繪出秋露滿天,玉兔西沉,滄溟空闊,水天一色的壯麗景象,使人用醉於詩情畫意之中。
笛聲是從凌霄峰的方向傳來的?難道是蘇清雅?她現在即墨寒那?不對,笛聲並不是從凌霄主峰傳出來的,而是凌霄主峰旁邊的一個小山峰傳出來的。目前凌霄峰只有一個弟子有獨立的山峰——大師兄。對於他的資訊晚晴知道的不多,原著中更是沒有提過。只知道他叫北堂耀,也是火系單靈根,一年前剛結嬰,資質不下於流觴上尊,不喜與人接觸。以前晚晴沒有關注過他,難道他也是穿來的?還有北堂這個姓氏東部很少見,難道他來自蒼穹大陸的西部?可這麼好的資質北堂世家怎麼會允許他離開呢?難道有陰謀?又或者與南宮嘉駿的身世差不多?不過這些現在都不重要,還是先弄清楚他是否也是穿越者吧!
61 內門大比(四)
晚晴拿出古琴,席地而坐,拿出扶搖琴,笛聲一結束,就彈了一首《烏夜啼》。但此《烏夜啼》非南朝大樂師王義慶譜寫的那首,而是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打譜演奏的那首。琴聲清曠中暗生幽怨。高亢處有如山空夜寒、鳥啼驚心,低迴處好比碧紗如煙、隔窗對語。
晚晴心裡有些納悶,他怎麼不合奏呢?難道她猜錯了?
琴聲方歇,笛聲又起,吹得卻是一首《梅花三弄》。《梅花三弄》相傳是晉朝桓伊所作,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樂曲名稱由來於音樂中代表梅花形象的曲調在不同的段落中反覆出現三次,由此稱《梅花三弄》。樂曲表現了梅花昂首挺拔的不屈姿態以及傲雪鬥霜的高尚品格,並借梅花潔白、芬芳和不畏嚴寒的特性來抒發人們對堅貞不屈之秉性、高尚情操的讚美。
笛聲初起,便點綴出冬之肅殺、酷寒。接著笛聲宛如溪水般緩緩流淌,營造出一種隱隱約約的、忽隱忽現的氛圍。梅花一弄,笛聲猶如山泉叮咚般清